[发明专利]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8072.6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1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市天康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5/045 | 分类号: | F42D5/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 地址: | 472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高分子材料 复合 柔性 防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梯形罐体(1),所述梯形罐体(1)包括第一复合防爆单元、卸爆结构层和第二复合防爆单元,所述卸爆单元设置于第一复合防爆单元和第二复合防爆单元之间,所述第一复合防爆单元和第二复合防爆单元均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防爆层、第二防爆层和第三防爆层;所述卸爆结构层由冷却的无卤阻燃聚氨酯硬泡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爆层包括缠绕于内套模具的多圈无纺布和涂覆在每圈无纺布表面的粘接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爆层包括缠绕于第一防爆层外表面的多圈芳纶布和涂覆在每圈平纹布表面的粘接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爆层包括缠绕于第二防爆层外表面的多圈SMC软片和涂覆在每圈SMC软片表面的粘接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托护网兜,托护网兜设置于所述罐体中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罐体包装套和盖于罐体上的防爆盖体;所述罐体包装套上设置有提手。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固定梯形内套模具;
步骤S02:缠绕一定厚度的第一防爆结构材料于所述内套模具上,形成第一防爆层,每缠绕一圈第一防爆结构材料则在所缠绕圈层的第一防爆结构材料上涂覆粘接胶;
步骤S03:缠绕一定厚度的第二防爆结构材料于所述第一防爆层上,形成第二防爆层,每缠绕一圈第二防爆结构材料则在所缠绕圈层的第二防爆结构材料上涂覆粘接胶;
步骤S04:缠绕一定厚度的第三防爆结构材料于所述第二防爆层上,形成第三防爆层,每缠绕一圈第三防爆结构材料则在所缠绕圈层的第三防爆结构材料上涂覆粘接胶;
步骤S05:固化处理缠绕于内套模具上的所述第一防爆结构材料、第二防爆结构材料和第三防爆结构材料,固化温度为110-145℃,固化时间为20-50min;
步骤S06:在第三防爆层的外侧套上防爆罐的外套模具,使第三防爆层与外套模具之间形成注塑空间,在所述注塑空间内注入密度为28-410kg/m3、基体内部含有85%以上开孔结构的无卤阻燃聚氨酯硬泡剂,固化所述无卤阻燃聚氨酯硬泡剂形成卸爆结构层;
步骤S07:拆除外套模具,并逐层缠绕所述第一防爆结构材料、第二防爆结构材料和第三防爆结构材料于卸爆结构层上;
步骤S08:固化缠绕于卸爆结构层上的第一防爆结构材料、第二防爆结构材料和第三防爆结构材料,拆除所述内套模具,得到梯形状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爆结构材料采用如下方式制备:将超分子聚乙烯先纤维改性制成厚度为0.08-0.2mm,面密度为100-160g/m2的无纺布,在无纺布表面浸涂PVB胶液,制成含2-10g/m2PVB胶液的无纺布,干燥后得到所述第一防爆结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爆结构材料采用如下方式制备:将芳纶1414与芳纶1313混纺后织成厚度为1.5-2.5mm,面密度为300-400g/m2的平纹布,并在平纹布上侵涂PVB胶液,制成含10-50g/m2PVB胶液的芳纶布,干燥后得到第二防爆结构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梯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柔性防爆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爆结构材料由厚度为1-4mm的SMC软片构成,SMC软片采用如下方式制备:将长度为40-70mm的无碱高强度玻璃纤维混入由乙烯基-对苯基树脂、固化剂、无卤阻燃剂、促进剂的混合液中,得到玻璃纤维量为25-40%的SMC软片;
所述无卤阻燃剂为磷系化合物、金属氢氧化物、硅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市天康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三门峡市天康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80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