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疲劳裂纹知识本体构建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7487.1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彩芬;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19/04;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纪德虎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疲劳 裂纹 知识 本体 构建 模型 | ||
1.热疲劳裂纹知识本体构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创建热疲劳知识本体的概念分类;
S11,建立热疲劳知识领域词典;
S12,将热疲劳知识领域总结为5个超类:构件结构信息、构件材料信息、构件工作环境信息、构件常规与疲劳状态检测信息、裂纹信息;
S2,创建各子领域本体;
S3,创建热疲劳知识本体的基本关系及公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疲劳裂纹知识本体构建模型,其特征在于:S12中,5个超类分别对应5个子领域本体:构件结构本体、构件材料本体、构件环境本体、构件检测本体和构件裂纹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疲劳裂纹知识本体构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包括构件编号、毛坯类型、加工质量、加工面工艺结构、几何形状特征和结构工艺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疲劳裂纹知识本体构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材料本体包括组成、结构、热处理、力学性能、热血性能、可加工性和名称牌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疲劳裂纹知识本体构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环境本体包括湿度、温度、腐蚀、受力、冲击、应力比、受热、振动和声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疲劳裂纹知识本体构建模型,其特征在于:构件检测本体包括检测仪器、检测手段、检验人员、检验标准和检验结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疲劳裂纹知识本体构建模型,其特征在于:构件裂纹本体包括微裂纹生成、裂纹扩展和主裂纹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疲劳裂纹知识本体构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疲劳知识本体中的基本关系公理包括:基本关系和基本公理;基本关系中通过Is-a表达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通过part-of表达概念之间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通过instance-of表达概念的实例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理包括状态临时公理为:
其中函数do(a,σ)定义为在情形σ时开展活动a所得到的结果情形;
还包括子领域公理:
如果在某种加工状态下构件易出现某一裂纹状态,而某一加工过程中检测到了这一状态存在,则认为处于该加工过程中的构件会产生这种热疲劳裂纹,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74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