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旁瓣扫频干扰的自适应相消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7025.X | 申请日: | 2021-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3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辉;袁子乔;宋思盛;唐文武;张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刘新琼 |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旁瓣扫频 干扰 自适应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旁瓣扫频干扰的自适应相消方法,属于雷达信号处理中的抗干扰领域。本发明通过比较主通道和匿影通道来确定干扰区,并用干扰位置对应的各通道快拍数据进行对消权系数计算,有效利用了干扰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自适应确定干扰区并得到干扰有效数据,用该数据进行权系数计算,提高对消效果;匿影通道进行对消处理,减少匿影通道的干扰剩余,避免匿影通道对主通道的过度匿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处理中的抗干扰领域,涉及一种对旁瓣扫频干扰的自适应相消实现方法。扫频干扰具有间歇性、类脉冲、随机性特点,传统旁瓣相消方法往往无法采集到干扰的有效快拍数据,影响了权值的计算,进而影响了对消效果和收敛速度,使得匿影通道的剩余强干扰对主通道造成过度匿影。针对该问题,本发明采用主通道和匿影通道联合处理,自适应采集干扰样本数据,能有效对抗扫频式干扰,可广泛应用于雷达抗干扰领域。
背景技术
雷达抗干扰已经成为现代电子战的重要内容,旁瓣相消和副瓣匿影是现代雷达系统必不可少的抗干扰措施。旁瓣相消是一种抑制压制式有源干扰的技术手段,但对于灵巧间隙式干扰,相消系统收敛速度慢,不能应对外界干扰的不断变化。副瓣匿影则主要用于抑制从雷达天线旁瓣进入的低占空比的脉冲干扰或存储转发式干扰,但是如果匿影通道的旁瓣相消处理不好,匿影通道的剩余干扰会遮蔽主通道的目标,进而影响目标检测。如何有效抑制灵巧间歇式干扰,是目前雷达抗干扰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扫频干扰信号的扫频带宽大于雷达接收机接收带宽,干扰信号能量不能全部进入接收机,所以经接收机检测后其时域波形由连续波变为间歇式出现的间歇式类脉冲波形,且出现频率与雷达工作步调不一致,在雷达接收机中出现的时间是不固定的、表现出很大的随机性。传统旁瓣相消采用固定波们采集干扰,往往无法采集到干扰的有效快拍数据,影响权值的计算,进而影响对消效果和收敛速度,匿影通道经过对消后的干扰剩余较大,造成对主通道的过度匿影。因此提出一种对旁瓣抗扫频干扰的自适应相消方法,该方法结合主通道和匿影通道,通过自适应确定干扰区,并选择干扰快拍数据进行权值计算,实现了对干扰的实时跟随,能有效对抗旁瓣扫频式干扰。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具有间歇式、类脉冲、随机性强的旁瓣扫频干扰,旁瓣相消处理无法实时采集干扰快拍有效数据,导致相消效果差,造成匿影通道对主通道的过度匿影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旁瓣扫频干扰的自适应相消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旁瓣扫频干扰的自适应相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在休止区将主通道和匿影通道数据分别进行求模处理,主通道模值乘以门限因子K得到主通道模值门限;
步骤2:比较匿影通道模值和主通道模值门限,如果匿影通道模值大于主通道模值门限,则标记该距离单元为干扰位置,将该距离单元对应的主通道、匿影通道、所有辅助通道的数据进行缓存,得到干扰的有效快拍;
步骤3:当检测到有旁瓣干扰,并且权系数计算时间片到达时,将干扰快拍数据读出,同时送入权系数模块进行权系数计算;
步骤4:在旁瓣相消处理时间片内,利用休止区计算得到的权系数对主通道、匿影通道进行旁瓣相消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的K=3.0。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权系数计算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7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