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自动上锁门栓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6466.8 | 申请日: | 202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9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忠;熊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5/00;E05B15/10;E05B63/14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刘学涛 |
地址: | 331200 江西省宜春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锁门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栓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防撞自动上锁门栓机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栓与门框不会发生碰撞,保护门框表面和门锁机构的防撞自动上锁门栓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防撞自动上锁门栓机构,包括有门体、门加强和锁具,门体后端面固定连接有门加强,门加强左下方安装有锁具,还包括有手柄、侧锁栓和锁栓固板,门体右侧中部穿设有手柄,门加强的右侧设有三个导向孔,导向孔内滑动设有侧锁栓,三个侧锁栓之间安装有锁栓固板。本机构在通用锁栓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阻挡装置,实现了开门后手柄无法转动,侧锁栓和正锁栓无法伸出,有效防止门栓与门框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栓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防撞自动上锁门栓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枪弹柜的锁栓机构,大多采用手柄带动,开锁和关锁都需要转动手柄,这种锁栓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机构开门以后可以转动手柄,导致锁栓伸出门体,这时如果关门,门栓与门框会发生碰撞,碰撞会导至门框表面受损从而影响外观,同时如果关门用力过大还有可能会对里面的机构造成一定的损伤。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机构关门以后一定要转动手柄,带动里面的锁栓伸出门体才会上锁,如果关门后忘记转动手柄,则不会上锁,这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门栓与门框不会发生碰撞,保护门框表面和门锁机构的防撞自动上锁门栓机构。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门栓机构的门栓会伸出门体,关门时,门栓与门框会发生碰撞,会导致门框表面受损从而影响外观,而且无法自动上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栓与门框不会发生碰撞,保护门框表面和门锁机构的防撞自动上锁门栓机构。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防撞自动上锁门栓机构,包括有门体、门加强和锁具,门体后端面固定连接有门加强,门加强左下方安装有锁具,还包括有手柄、侧锁栓、锁栓固板、拉条、拨块和拨销,门体右侧中部转动式穿设有手柄,门加强的右侧设有三个导向孔,导向孔内滑动式设有侧锁栓,三个侧锁栓之间安装有锁栓固板,锁栓固板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拉条,拉条上开有长条孔,手柄的后侧固接有拨块,拨块的上部右侧设有拨销,拨销位于拉条的长条孔内。
优选地,第一滑柱、第二滑柱、第三滑柱、正锁栓、下副锁栓、主锁栓和拨杆,门体后侧中部连接有第一滑柱,门加强内左侧中部连接第二滑柱,门加强内中部连接有第三滑柱,上副锁栓下部和下副锁栓上部均开有长圆孔,上副锁栓和下副锁栓通过长圆孔分别与第一滑柱和第三滑柱滑动连接,上副锁栓位于下副锁栓的前侧,上副锁栓顶部和下副锁栓底部均连接有正锁栓,门加强的顶部和底部均开有插孔,正锁栓贯穿插孔,锁栓固板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主锁栓,主锁栓左侧开有一字孔,主锁栓通过一字孔与第二滑柱滑动连接,主锁栓的中部设有拨杆,上副锁栓下部和下副锁栓上部均开有斜长孔,拨杆穿入两个斜长孔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拉簧安装位、第一拉簧和拉簧座,在门加强内左侧中部固接有拉簧座,主锁栓的左侧设有拉簧安装位,拉簧安装位与拉簧座之间安装有第一拉簧。
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挡住侧锁栓和正锁栓伸出的阻挡装置,阻挡装置包括有阻挡座、支架、固定柱、导套、挡片和小拉簧、挡块、限位条和挡条,下副锁栓的下部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处通过螺栓安装有挡块,挡块的左端前部设有限位条,挡条安装在门框的下部后侧,门体的下部后侧连接有阻挡座,阻挡座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固定柱和第二螺纹孔,固定柱上安装有导套,导套上设有可挡住限位条的挡片,挡片上部开有第一螺纹孔,挡片顶部设有扇形区,挡片底部设有圆弧区,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之间通过螺丝安装有小拉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金虎保险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6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木门板生产加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SF6气体快速回收补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