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截面钛合金壳体零件超塑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6144.3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坚;李英;李明;李鸿平;刘雪红;刘湘宇;李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55 | 分类号: | B21D26/055;B21D37/10;B21D37/18;B21D37/16;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钛合金 壳体 零件 塑成 模具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变截面钛合金壳体零件超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形凸模(100)和成形凹模(200);
在所述成形凸模(100)上设置有凸模型面(101),在所述成形凹模(200)上设置有凹模型面(201);
在凸模型面(101)内设置有压力腔(102),在成形凸模(100)上设置有进气孔(103)连通至所述压力腔(102),在进气孔(103)上设置有进气管(105);
在成形凹模(200)的底部上设置有排气孔(202),所述排气孔(202)向上延伸至所述凹模型面(20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钛合金壳体零件超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模型面(201)包括第一区域(2011)、以及第一区域(2011)前、后两侧的第二区域(2012);所述第一区域(2011)的形状与喷管Ⅱ段前壳体分半零件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区域(2012)与第一区域(2011)平滑过渡;所述凸模型面(101)与所述凹模型面(201)之间的间隙为喷管Ⅱ段前壳体分半零件厚度的1.0~1.1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钛合金壳体零件超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区域(2011)前、后两侧的第二区域(2012)上分别设置有筋槽(203);在所述凸模型面(101)上设置有筋(105);
在第一区域(2011)两侧筋槽(203)的左、右两端延伸至成形凹模(200)的顶面并相连形成封环状;
在所述成型凸模(1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耳板(107),凸模型面(101)上筋(105)的两端延伸至成形凸模(100)两侧耳板(107)的下表面上并相连形成封环状;
所述筋槽(203)与筋(105)的位置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钛合金壳体零件超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202)位于所述第一区域(2011)两侧边缘与筋槽(203)之间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钛合金壳体零件超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凸模(100)上设置有减轻孔(1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钛合金壳体零件超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凹模(200)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排气槽(205),所述排气孔(202)连通至所述排气槽(2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钛合金壳体零件超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凹模(100)正面上设置有挡板(300);所述成形凸模(100)和所述成形凹模(200)合模时,所述挡板(300)抵挡在所述成形凸模(100)的前端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钛合金壳体零件超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凸模(100)和所述成形凹模(200)上分别设置有起吊螺栓(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61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