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敏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5665.7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郑万刚;束青林;翟勇;管雪倩;贺文媛;马爱青;姜泽菊;赵晓红;王飞;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03/36 | 分类号: | C07D303/36;C09K8/58;C09K8/86;C07C213/04;C07C219/14;C07C209/74;C07C2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郑久兴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敏稠 油油 降粘驱油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敏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其为包含具有下式(1)结构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3‑C12环烷基;n为2‑24的整数;其中所述水溶液浓度为300‑1000mg/L。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用于水敏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稠油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敏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中国稠油资源量巨大,稠油油藏具有高孔高渗、孔喉半径中等,以及储层敏感性黏土矿物类型丰富的地质特征,以往的研究实践证明,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具有潜在的流体敏感性损害。以油层的孔隙类型按成因可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的且主要以次生孔隙中的粒间溶孔为主的水敏性油藏为例,其中溶蚀孔极不规则,由几微米至最大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微米,经多次扩溶可形成铸模孔或超大孔隙。该种油藏储层极易受到损害,且损害消除非常困难。另外,从黏土矿物微结构方面来看,丝状、毛发状结构的伊利石在开发过程中易被流体折断并迁移至喉道形成堵塞;单纯的鳞片状绿泥石在颗粒表面形成的栉壳状结构较为稳定,酸溶解作用易使其分散运移。对黏土矿物损害类型研究还要把矿物组合起来进行,几种黏土矿物组合能够加剧对储层的潜在损害。特别对于具有强水敏性的储层,常规注水效果差,仅依靠地层弹性能量开采,致使地层能量不足,油井产能低,例如单井产油能力仅2.0t/d,油井产油量递减较快,停产井多。为此,需要开展了提高注水能力研究,探索出了水敏性稠油油藏注防膨水开采技术。但是,随着油藏的进一步开发,原油粘度大成为目前增注提液的最大困难,水驱窜流较为严重。
中国专利申请CN 110541692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强水敏稠油油藏的化学驱油方法,该方法采用黏土稳定剂和稠油降粘驱油剂二者段塞组合驱替的方式进行开采,但是该方法未考虑油藏深部的防膨问题。
目前,仍需要开发一种同时兼具防膨和降粘的降粘驱油剂,以有效解决油藏深部防膨效果差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敏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其为包含具有下式(1)结构的化合物的水溶液,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3-C12环烷基;n为2-24的整数;其中所述水溶液浓度为300-2000mg/L,优选500-1600mg/L,更优选500-1200mg/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包含以下步骤:
(1)在溶剂存在下,在加热下,将N,N-二烷基苯甲酸乙酯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环氧丙基季铵盐(A);
(2)将长链烷基叔胺与盐酸反应,得到叔胺盐酸盐(B);
(3)在溶剂存在下,在加热下,将环氧丙基季铵盐(A)与叔胺盐酸盐(B)反应,得到式(1)结构的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降粘驱油剂用于水敏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的用途。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化合物,其具有式(1)的结构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直链或支链C1-C8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3-C12环烷基,优选直链或支链C1-C6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C12环烷基;n为2-24的整数,优选8-18的整数。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式(1)结构的化合物用于制备用于水敏稠油油藏开采的降粘驱油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用于水敏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完全满足水敏稠油降粘驱开发的技术要求具有以下优点:
(1)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过程清洁无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5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蜡熟期土壤水势的水稻降镉方法
- 下一篇:磁吸式固定充电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