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拆接线核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5428.0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7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娟;戴凌云;田芷逸;颜倩;刘金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3/00;G06V30/14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核对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拆接线核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拆线前图像和接线后图像;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确定出拆线前图像的第一特征点集合和接线后图像的第二特征点集合,将第一特征点集合和第二特征点集合对应转换为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根据第一数组和第二数组计算得到仿射变换矩阵;检测拆线前图像的拍照范围是否小于接线后图像的拍照范围;若是,则基于仿射变换矩阵和拆线前图像确定接线后图像的待裁剪范围并对接线后图像进行裁剪;分别对拆线前图像和裁剪后的接线图像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得到第一字符识别结果和第二字符识别结果,进而判定拆接线过程是否存在错误。本申请可提高拆接线核对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场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拆接线核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和大规模复杂人机系统的出现,由人的因素导致的疏忽与错误愈发无法忽视。以核工业为代表的工业领域尤其受到影响,而此类疏漏易造成安全隐患和严重损失。
在工业中,针对大量密集复杂的机柜接线改接和比对的场景,传统方法采用人工比对的方式核对改动的接线。即工作人员持有拆接线指导文件,在拆线过程中根据指导文件仔细寻找对应接线并操作,并在拆线前和接线后再次根据指导文件一一核对接线是否正确。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人在认知过程中存在异常,比如遗忘、注意力缺失与疏忽大意等,以致人工在对更为复杂密集的多条线路进行核对时易出现识别错误;第二,由于人工查找目标接线耗时较长,且需要人工基于指导文件进行两次的审查与比对,进而导致效率低且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拆接线核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人工识别而导致的准确性差、效率低以及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拆接线核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拆线前图像和接线后图像;
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分别确定出拆线前图像的第一特征点集合和接线后图像的第二特征点集合,将所述第一特征点集合转换为第一数组,将所述第二特征点集合转换为第二数组;
根据所述第一数组和所述第二数组计算得到仿射变换矩阵;
检测拆线前图像的拍照范围是否小于接线后图像的拍照范围;
若是,则基于所述仿射变换矩阵和所述拆线前图像确定所述接线后图像的待裁剪范围,并基于所述待裁剪范围对所述接线后图像进行裁剪处理,得到裁剪后的接线图像;
对所述拆线前图像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得到第一字符识别结果,对所述裁剪后的接线图像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得到第二字符识别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字符识别结果和所述第二字符识别结果判定拆接线过程是否存在错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特征点集合包括多个第一特征点和每个第一特征点对应的描述子向量,所述第二特征点集合包括多个第二特征点和每个第二特征点对应的描述子向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仿射变换矩阵和所述拆线前图像确定所述接线后图像的待裁剪范围,包括:
基于所述仿射变换矩阵和所述拆线前图像的第一数组计算得到所述接线后图像的待裁剪范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拆线前图像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得到第一字符识别结果,对所述裁剪后的接线图像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得到第二字符识别结果,包括:
基于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对所述拆线前图像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得到所述拆线前图像的第一字符识别结果,所述第一字符识别结果包括所述拆线前图像中各个文字的第一字符位置、第一分行结果、第一文字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5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