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系统集成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5242.5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吉乐;赵琰巍;何玉龙;吴靖;廖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20;F25B41/31;F25B43/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2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集成化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集成化结构,包括:三通阀、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一膨胀装置、第三膨胀装置、第二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电子截止阀、单向阀、第一阀座以及第二阀座;气液分离器上安装并连通第一阀座;气液分离器上安装第二阀座;第一板式换热器安装并连通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第二板式换热器安装并连通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第一阀座上安装并连通三通阀和电子截止阀;第二阀座上安装并连通第一膨胀装置和第三膨胀装置;第二阀座内嵌入安装单向阀。本装置能节省大量空间,气液分离器不需要单独安装支架进行布置,三通阀、各膨胀装置、电子截止阀以及单向阀等均不需要安装在管路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热泵系统集成化结构;尤其涉及电动汽车热泵系统集成化模块。
背景技术
热泵系统在电动汽车上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为汽车乘员舱提供制冷制热功能之外,热泵系统还可以兼顾电池的冷却,电机余热回收等功能,可有效提高整车能量利用效率,帮助电动汽车提升冬季续航里程。但实现这些功能,热泵系统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控制的复杂程度也势必需要增加。比如为增加电池冷却功能,热泵系统需要有单独的管路连接至中间冷却器Chiller,需要有单独的电子阀以及相关接头装置。为增加电机余热回收功能,需要增加余热回收器chiller,同时增加管路,接头以及相关阀门装置。这些硬件的增加,不但提高了系统材料成本,同时占用了整车前舱空间。而且更多的管路,接头的使用,也提高了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需求和运行期间系统制冷剂泄露的风险。具体到本专利,即希望提供一种采用集成化模块、减少管路使用的且结构合理、效率较高的热泵系统集成化结构。
专利文献CN112389155A涉及车辆的集成热管理模块。集成热管理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泵、第二泵、第四泵、第一阀以及第二阀,所述第一泵用于使连接与制冷剂管线的冷凝器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器和室内空调加热芯部的室内加热管线的冷却液流动;所述第二泵用于使连接与制冷剂管线的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器和室内空调冷却芯部的室内冷却管线的冷却液流动;所述第四泵用于使连接高压电池芯部和第三散热器的电池管线的冷却液流动;所述第一阀同时连接到用于连接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散热器的第二散热器管线、室内加热管线以及电池管线,以改变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二阀同时连接到室内冷却管线和电池管线,以改变冷却液的流动方向。
专利文献CN111572410A涉及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可包括控制器、制冷剂循环单元、PTC加热器、水泵阀门冷却液循环单元、散热器和热交换器;制冷剂循环单元与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通路流体连通,水泵阀门冷却液循环单元与热交换器的冷却液通路、PTC加热器和散热器流体连通,控制器用于控制制冷剂循环单元、PTC加热器及水泵阀门冷却液循环单元运行以实现对汽车的热管理。
现有专利对热泵系统的集成化不够彻底,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系统集成化结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集成化结构,包括:三通阀、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一膨胀装置、第三膨胀装置、第二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电子截止阀、单向阀、第一阀座以及第二阀座;
所述气液分离器上安装并连通所述第一阀座;
所述气液分离器上安装所述第二阀座;
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安装并连通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二阀座;
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安装并连通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二阀座;
所述第一阀座上安装并连通所述三通阀和所述电子截止阀;
所述第二阀座上安装并连通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和所述第三膨胀装置;
所述第二阀座内嵌入安装所述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5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