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4614.2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莫宗林;扶峥;任丽萍;邹鹏;万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12 | 分类号: | F04C29/12;F04C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刘子辉;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阀 组件 压缩机 空调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该排气阀组件包括法兰(1)和排气组件,法兰(1)设置有阀座(2),阀座(2)设置有排气口(3),排气组件设置在阀座(2)上,排气组件包括能够封闭排气口(3)的阀片(4),排气口(3)的周侧设置有环形槽(5),环形槽(5)内设置有减振环(6),减振环(6)压排气口(3)的轴向高度大于环状槽的深度。根据本申请的排气阀组件,能够有效减小由于阀片拍击力作用而产生的振动,降低压缩机噪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使用的排气结构包括排气阀片、升程限位器、铆钉和排气阀座。排气阀座一般设置在法兰上;排气阀片一般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一端同升程限位器一起通过铆钉固定在排气阀座上,另一端覆盖在排气口的圆弧头上,对排气口进行密封;升程限位器一端是直线部,与排气阀片的一端一起固定在排气阀座上,用以压住排气阀片,另一端翘起一定的弧度,用于限定排气阀片的最大开度,并保护排气阀片,防止其折断。
在压缩机运行时,由于铆钉和自身刚度的限制,排气阀片具有一定的预紧力,当压缩腔内压力P1大于泵体外压力P2时,覆盖在圆弧头上的排气阀片头部会在较大压差的作用下打开,压缩腔开始排气,排气初始,在大流量冷媒的冲击和压差作用下,排气阀片头部会不断上升,直至贴合升程限位器;排气末端,由于腔体容积变化很小,排气口流量也会不断减小,排气阀片受到的冲击作用不断减小,排气阀片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重新覆盖到排气口上,泵体外气体不会倒灌至压缩腔,实现冷媒的单向运动。
正常情况下,排气阀片会在排气口与后一个腔体连通前完全关闭。但是,当压缩机转速很快时,很容易出现排气阀片延迟关闭现象。
排气阀片延迟关闭现象:前一个腔体的排气已经结束,但排气阀片还未完全关闭,导致排气口与后面的相对低压腔连通时排气阀片才关闭。
压缩机出现排气阀片延迟关闭时,排气口位置处于相对低压状态(未到排气压力),而阀片外侧P2还是排气压力,在压缩腔体内外的相对高压差和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排气阀片从较高位置重新覆盖到排气口上,会产生较大的拍击力,拍击排气阀座,法兰以及排气阀片均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影响压缩机的噪声。
同时,排气阀片与排气阀座同为金属材料,排气阀片在拍击力的作用下关闭,其头部与排气阀座接触时会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排气阀片头部有碎裂的风险,会降低排气阀片的使用寿命,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行,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
因此,优化现有技术中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阀座结构以及相关缓冲件的固定方式是本领域提升压缩机噪音和可靠性的有效方式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排气阀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能够有效减小由于阀片拍击力作用而产生的振动,降低压缩机噪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气阀组件,包括法兰和排气组件,法兰设置有阀座,阀座设置有排气口,排气组件设置在阀座上,排气组件包括能够封闭排气口的阀片,排气口的周侧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减振环,减振环压排气口的轴向高度大于环状槽的深度。
优选地,环形槽的周侧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将减振环限位在环形槽内。
优选地,限位结构包括内压环和外压环,内压环设置在减振环的内周侧,外压环设置在减振环的外周侧,内压环和外压环配合,将减振环限位在环形槽内。
优选地,内压环的外径大于减振环的最小内径,外压环的内径小于减振环的最大外径。
优选地,减振环与内压环、减振环与外压环在环形槽的径向方向上间隙配合。
优选地,减振环与内压环、减振环与外压环在环形槽的轴向方向上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4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