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识别监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4367.6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佩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昌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H04N5/76;H04N5/33;B08B1/00;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耿辉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识别 监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识别监控装置,包括防护箱本体,所述防护箱本体的外壁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前侧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遮挡板的前侧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清扫机构,所述防护箱本体的内壁顶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防尘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清扫机构,可以对可视透明板的表面进行清洁,防止雨水等污垢对监控器进行遮挡,而影响红外识别监控的监控效果,同时转动机构,可以持续转动,而带动清洁毛刷对可视透明板表面进行上下清扫,也可以避免一次清扫而清扫不干净,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监控摄像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识别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监控摄像机是高效长寿的红外夜视设备,区别于传统红外灯,红外监控摄像机的突出特点是使用寿命长、三年内光线无明显衰减,光线均匀,画质细腻,清晰度高,阵列式摄像机的夜视图像比较明亮,雪花点少,无暗角,图像均匀无暗角,很大程度解决了画面的手电筒效应,可大幅提升摄像机夜视效果,同时大幅降低数字录像文件体积,节省硬盘录像机空间,高性能发光晶体阵列式排列,经过特殊封装,有效解决散热问题,是发光体时刻处于正常工作温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稳定的功率输出。
但现有的红外监控摄像机在外工作时,由于日积月累受到雨水侵蚀,而导致机器寿命缩短,加大损坏率,虽然现在有的红外监控摄像机会增加保护罩,但保护罩外面的透明板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擦拭,不仅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不适用于有较多红外监控摄像机的大环境中,继而达不到预计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识别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识别监控装置,包括防护箱本体,所述防护箱本体的外壁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前侧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遮挡板的前侧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清扫机构,所述防护箱本体的内壁顶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防尘机构,所述防护箱本体的内壁底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防水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保护箱本体,所述保护箱本体的外壁后侧的与遮挡板的前侧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箱本体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后端与遮挡板的前侧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前端螺纹连接有旋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杆的表面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毛刷,所述齿条的右侧与扇形齿轮的左侧啮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顶端与防护箱本体的内壁顶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本体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换气孔,所述换气孔的底端与防尘网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梯形防水底座,所述梯形防水底座的底端与防护箱本体的内壁底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梯形防水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红外识别摄像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防护箱本体的前侧壁中心处设置有可视透明板,所述可视透明板的材质为透明亚克力材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防护箱本体的左右两侧的底端分别开设有出水通孔,所述防护箱本体的内壁左右两侧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防虫网,两个所述出水通孔的相对一侧分别与防虫网的一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昌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昌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4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