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生产用智能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4132.7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9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安鹏;徐力;熊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H1/08 | 分类号: | B25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生产 智能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生产用智能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面呈均匀分布贯穿设有多个通孔;还包括插接组件,用于固定壳体边缘的的插接组件设于通孔中;调节组件,用于紧密抵压壳体的调节组件设于插接组件中,根据壳体的位置选择通孔,并将插杆插入通孔中,从而固定不规则的壳体的边缘,对于壳体扁平位置,通过固定柱底部压住壳体,对于壳体较厚位置,通过圆柱形的固定柱外表面抵压壳体,从而固定壳体,该装置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生产用智能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广大市民对新生活的标准又有了重新定义,近年来,人们对汽车、房子等高耐用商品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在工业生产中,对汽车等设备的壳体进行加工过程中,一般对壳体进行固定,而壳体大多为不规则形状,固定的位置不确定,且壳体边缘处有的部位比较薄,呈扁平状,有的部位比较厚,常规的螺纹转动带动接触板夹持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导致固定位置、固定部件与壳体抵压位置不恰当,受力不均匀,固定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生产用智能夹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不规则壳体的工业生产用智能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生产用智能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面呈均匀分布贯穿设有多个通孔;还包括插接组件,用于固定壳体边缘的的插接组件设于通孔中;调节组件,用于紧密抵压壳体的调节组件设于插接组件中。
优选的,所述插接组件包括螺纹杆和与通孔插接配合的插杆,所述插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块顶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侧面呈圆形矩阵排列贯穿固定块设有多个第二活动槽,所述螺纹杆穿过第一活动槽与插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固定环和与螺纹杆连接固定的挤压块,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侧面贯穿设有两个第三活动槽,所述抵压块中部开设有与第三活动槽连通的第四活动槽,所述固定环位于第三活动槽内,所述固定环上呈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多个位于第四活动槽内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三活动槽内侧之间挂接配合有第一弹簧,所述螺纹杆底端设有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调节手柄和螺纹杆的转杆,所述转杆底部贯穿设有固定板,所述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板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固定板顶面呈对称结构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贴合有与插杆底面连接固定的固定杆,所述挡板与固定杆之间挂接配合有第二弹簧,所述通孔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固定板插接配合的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插杆和通孔呈方形结构,增加插杆固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抵压块内侧呈倾斜形状,便于抵压块移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外侧面和固定柱底面均设有橡胶防护层,避免刚性破坏。
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挡块,所述转杆呈L形形状,所述挡块上开设有与转杆卡接配合的两个限位槽,增加限位固定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根据壳体的位置选择通孔,并将插杆插入通孔中,从而固定不规则的壳体的边缘,对于壳体扁平位置,通过固定柱底部压住壳体,对于壳体较厚位置,通过圆柱形的固定柱外表面抵压壳体,从而固定壳体,该装置适用性强。
2、本发明通过转动调节手柄,螺纹杆带动挤压块沿着第一活动槽下移,抵压抵压块沿着第二活动槽向外移动,在第一弹簧和限位板的作用下,抵压块紧密的挤压壳体的较厚部位,增加对壳体的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4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