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控标准制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3986.3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辉;雒翔宇;张国新;胡义文;张龑;占洪波;陈海波;刘勋楠;张瑞雪;孙红月;张宾;康路明;刘玉;李昆鹏;裴伟;刘爱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1/1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薄壁 混凝土结构 温控 标准 制定 方法 | ||
1.一种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控标准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薄壁混凝土结构的热学参数、力学参数和几何特征;
步骤S2:基于所述几何特征构建所述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数值仿真模型;
步骤S3:基于所述数值仿真模型并基于所述热学参数和力学参数获取所述薄壁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季节下的温度过程线和应力过程线;
步骤S4:基于所述应力过程线获取应力阈值σt以及温度稳定后的某一年度内的应力最大值σMax和应力最小值σmin,并且按下式所示方法获取应力最大值σMax与应力阈值σt的分界系数η
η=(σmax-σt)/(σmax-σmin)
步骤S5:根据所述温度过程线获取所述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最高温度值以及温度稳定后的某一年度的温度最大值TMax和温度最小值Tmin,
步骤S6:根据所述最高温度值、温度最大值TMax和温度最小值Tmin,获取基础温差的最大值△TMax与最小值△Tmin;
步骤S7:按下式所示方法获取基础温差值△Tt:
△Tt=△Tmax-η×(△Tmax-△Tmin)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控标准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8:将所述基础温差值△Tt与温度最小值Tmin求和,得到修正后最高温度值T;
步骤S9:根据所述修正后最高温度值T制定稳控措施,以将所述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最高温度降低到所述修正后最高温度值T;
步骤S10:计算此时的应力最大值并判断该应力最大值是否小于所述应力阈值σt;
步骤S11:若否,则重复执行所述步骤S4至S10,直至应力最大值小于所述应力阈值σt,并以满足该条件时的基础温差值作为薄壁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温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控标准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混凝土结构包括上层的新浇混凝土层和下层的老混凝土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数值仿真模型获取所述新浇混凝土层和老混凝土层的温度过程线;
在所述温度过程线处于下降期时,以所述新浇混凝土层与老混凝土层的温差作为新老混凝土温差;
在所述温度过程线处于上升期时,以所述老混凝土层以上高度0.25L范围内的所述新浇混凝土层的最高平均温度与老混凝土的平均温度之差作为新老混凝土温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控标准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基础温差和新老混凝土温差制定温控措施,用于所述薄壁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浇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控标准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最高温度值、温度最大值TMax和温度最小值Tmin,获取基础温差的最大值△TMax与最小值△Tmin”的步骤包括:
将最高温度值减去基础温差的温度最大值TMax,得到基础温差的最大值△TMax;
将最高温度值减去基础温差的温度最小值△Tmin,得到基础温差的最小值△T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39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