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渗敏感稠油油藏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33963.2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6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于田田;郑万刚;刘廷峰;尚跃强;曹秋芳;殷方好;张仲平;王飞;贺文媛;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F220/20 | 分类号: | C08F220/20;C08F228/02;C08F220/34;C08F8/32;C09K8/588;C09K8/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郑久兴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敏感 油油 驱油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渗敏感稠油油藏的驱油剂,其具有下式(1)的结构,其中n,x,y,z,R1和R2的定义如说明书所述。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驱油剂的驱油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稠油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低渗敏感稠油油藏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稠油、超稠油和沥青大约占全球石油总资源量的70%,在油气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截至2020年,胜利油田已累计动用探明稠油储量为6.23×108t,水平井的规模化应用实现了大批薄层稠油储量的动用,将稠油动用厚度下限降至2.5m;HDCS技术实现了原油黏度为40×104mPa·s深层超稠油和浅薄层超稠油储量的有效动用;虽然稠油开发技术不断取得进步,但仍有近3.20×108t稠油储量由于埋藏深(大于2400m)、厚度薄(小于2.0m)、渗透率低(小于200mD)、黏度高(大于50×104mPa·s)、具有边底水(水油体积比大于8)以及强敏感(黏土含量>10%)等原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得到有效动用。
敏感稠油是指水敏或速敏指数大于0.7的稠油油藏,极强敏感稠油是指水敏或速敏指数大于0.9的稠油油藏。目前,利用“近热远防”技术实现了对某些区块强水敏油藏储量的有效动用。但是因地质特点及水敏机理的差异,导致了该技术适应性差,无法实现油藏的有效动用。室内实验和现场实践表明,强水敏导致注汽过程中压力高,井底干度无法保证;生产过程中黏土膨胀、颗粒运移等导致井底出现堵塞,井底压力下降快,开发后期供液不足,是该类油藏难以实现有效动用的根本原因。
目前针对低渗敏感类油藏,常规防膨剂难以有效提高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性能,如果将防膨剂与降粘剂复合使用,难以避免体系在油藏中运移吸附导致的色谱分离问题。
目前,仍需要开发一种同时具有防膨和降粘性能的化学剂,以有效提高低渗敏感类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渗敏感稠油油藏的驱油剂,其具有下式(1)的结构:
其中n为8-22的数值;
x为1000-20000,
y为500-30000,
z为500-20000,
R1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苯环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C20烷基;
R2为直链或支链C1-C16烷基;
其中所述驱油剂的数均分子量为800万-1500万;其测定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驱油剂的方法,其中包含以下步骤:
(1)在引发剂存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将烷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乙烯基苯磺酸和烷基丙烯酸2-羟乙酯聚合形成三元共聚物;
(2)在催化剂存在下,三元共聚物与氯乙酰脂肪胺反应,得到式(1)结构的化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渗敏感稠油油藏的驱油剂体系,其为包含具有下式(1)结构的驱油剂的水溶液,
其中n,x,y,z,R1和R2的定义如上;
其中所述水溶液浓度为300-5000mg/L。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所述的驱油剂体系用于低渗敏感类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3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