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手机显示屏点灯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3696.9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6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汪超;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伟盛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4 | 分类号: | H04M1/24;G01R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众元信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757 | 代理人: | 郑妍宇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手机 显示屏 点灯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手机显示屏点灯测试装置,涉及点灯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防护板,所述装置外壳内一体化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靠近该边防护板的一侧且位于二号传送带上方固定安装有接电组件;本方案通过在装置外壳内部的工作台上安装了一号传送带和二号传送带,通过工作台上端轨迹限位组件之间安装的吸附组件传送手机屏,其中通过电动推杆推动驱动框连接板,并通过驱动框连接板带动上端的驱动滑框横向移动,下端的三段式的阶段性位置,通过吸附台下端的吸盘将手机屏吸附住,先移动到中间阶段,再通过另一端的吸盘转移至接电组件一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灯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手机显示屏点灯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模组点灯是指产线人员通过点灯机台来实现面板的质量检测,实现不良品的及时拦检,避免不良品后流造成后段资源浪费,便于及早进行制程改善。目前模组点灯设备大都为探针治具,即通过探针方式使得点灯治具与fpc连接器相连接,实现产品点亮,对不良品进行及时拦检,保证出货产品质量。
目前,现在对于一些电器元器部件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接电测试,检测其各部分功能是否能够正常运作。而对于手机显示屏上的接线排线,接线就不是很方便,由于手机屏幕都是特制的玻璃,对于手机屏幕的转移也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手机显示屏点灯测试装置,解决了现在对于一些电器元器部件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接电测试,检测其各部分功能是否能够正常运作。而对于手机显示屏上的接线排线,接线就不是很方便,由于手机屏幕都是特制的玻璃,对于手机屏幕的转移也不是很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化手机显示屏点灯测试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防护板,所述装置外壳内一体化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分别设置有一号传送带和二号传送带,且所述一号传送带和二号传送带不同方向的一端穿出防护板,所述工作台上端表面一体化固定连接有两个轨迹限位组件,两个所述轨迹限位组件之间滑动安装有吸附组件,所述工作台靠近二号传送带且位于该防护板的内侧上方固定安装有接电组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接电组件包括:接电组件外壳、通断灯泡、通电导线束和触点槽支板,所述接电组件外壳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端表面,所述接电组件外壳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通断灯泡,所述接电组件外壳前端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触点槽支板。
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触点槽支板前端分别一体化固定连接有两个触点槽,两个所述触点槽内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条形触点,所述接电组件外壳前端且位于两个触点槽支板上方设置有两个电动推板,两个所述电动推板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通电导线束,两个所述通电导线束一端分别与两个通断灯泡电性连接,每个所述电动推板下端设置有若干弹性触点,每个所述弹性触点均与同侧的通电导线束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轨迹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上板、限位台、限位槽和缓冲板,所述限位上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端表面,所述限位上板上端表面分别一体化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台,两个所述限位台内侧分别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M型,限位槽上方两段水平设置,限位槽两侧的拐点呈圆四分之一弧状。
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下端分别开设有三个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下端分别开设有两个缓冲滑槽,两个所述缓冲滑槽内分别滑动穿插有缓冲滑杆,两个所述缓冲滑杆上端均一体化固定连接在缓冲板下端表面,且所述缓冲板与定位槽底面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弹簧,且每个所述缓冲弹簧均套设在缓冲滑杆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组件上板、转移滑槽、吸附台和固定连接杆,所述吸附组件上板固定安装在限位上板上端表面,所述吸附组件上板开设有转移滑槽并贯穿限位上板,所述吸附组件上板上方设置有两个吸附台,两个所述吸附台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伟盛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伟盛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36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的光束漂移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切顶自成巷围岩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