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酯化改性淀粉止血材料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30333.X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3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波;赵新红;窦桂芳;孟志云;甘慧;顾若兰;吴卓娜;朱晓霞;孙文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24/08 | 分类号: | A61L24/08;A61L24/00;C08B31/04;C08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静 |
地址: | 10085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酯化 改性 淀粉 止血 材料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酯化改性淀粉在制备止血材料的应用。该酯化改性淀粉由淀粉酶解制孔、经BOC保护的氨甲环酸发生酰氯反应、酶解淀粉与BOC‑氨甲酰氯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而得,其原料包括:淀粉、BOC‑氨甲环酸、氯化亚砜、淀粉酶。本发明提供的酯化改性淀粉止血材料主要原料来源丰富、安全性好、无残留,可广泛用于体内实质性脏器及弥漫性出血等不规则出血的止血应用,止血后不需清创,止血效果可延续至术后,术后可在人体降解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酯化改性淀粉在制备止血材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止血材料主要分为止血器械和止血药物两大类别,其中止血器械主要有止血带、止血钳和止血敷料,止血药物分为化学止血剂、生物止血剂和中药。这些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各有优缺点,止血带和止血钳可用于大动脉止血,但不适用于特殊部位止血,过紧可能会造成组织坏死;止血敷料可用于不规则创面的止血,但清创可能会导致伤口二次出血。化学止血剂见效快,但性质不稳定,全身副作用较为明显;生物止血剂止血效果好,但是容易发生免疫反应,成本高;中药止血药来源丰富,成本低,但见效慢。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止血材料,且临床效果良好,但开发高效、生物安全、低成本、易制备、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新型止血材料已成为当务之急。国内外创伤救治专家致力于研究一种成本低、见效快、免清创的速效止血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酯化改性淀粉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酯化改性淀粉的应用是其在制备止血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酯化改性淀粉主要原料来源丰富、安全性好、无残留,可广泛用于体内实质性脏器及弥漫性出血等不规则出血的止血应用,止血后不需清创,止血效果可延续至术后,术后可在人体降解吸收。
本发明所述酯化改性淀粉即载氨甲环酸交联多孔淀粉具体可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将淀粉溶于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水浴加热,机械搅拌;然后再加入α淀粉酶和糖化酶,再继续搅拌;加入碱溶液,使体系pH值为10~14,搅拌,使α淀粉酶和糖化酶灭活,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酶解淀粉;
2)将BOC-氨甲环酸与N,N-二甲基甲酰胺、氯化亚砜在二氯甲烷中进行反应,得到BOC-氨甲酰氯;
3)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淀粉与步骤2)得到的BOC-氨甲酰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载氨甲环酸交联多孔淀粉。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淀粉与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的配比为(2~3)g:(50~100)ml;所述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4~5。所述机械搅拌的转速为300~600rpm。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水浴的温度为45~55℃;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加入α淀粉酶和糖化酶,再继续搅拌的时间可为5~10h。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α淀粉酶的用量为25~75KNU/g淀粉(具体如50KNU/g淀粉);所述糖化酶的用量为5000~15000U/g淀粉(具体如10000U/g淀粉)。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碱溶液具体可为氢氧化钠溶液,如0.5M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方法步骤1)中,加入碱溶液后,所述搅拌的时间可为20~40min。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离心的条件可为5500rpm*5min。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洗涤是用去离子水洗涤,具体可洗涤三次。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条件为-60℃、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0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