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于声屏障的通风消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0298.1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冯苗锋;沈波;宋震;陈梅清;王晨宇;蔡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E04B1/82;E04B1/84;E04B1/86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 屏障 通风 消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于声屏障的通风消声装置,其特点是声屏障内设有若干直板式消声片与圆弧式消声片组成的消声装置,声屏障下方设有与消声装置的下通风口对应设置的百叶窗,所述消声装置的顶部为上通风口,下部水平方向设有下通风口的通风消声通道,其下通风口设置在声屏障下方的百叶窗上,并由隔声吸声板与声屏障形成通风消声通道的围合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降噪和装饰效果,整个装置嵌入在声屏障内,无外露部分,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通风阻力小,有效地解决了声屏障通风所带来降噪性能损失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装饰性,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噪声控制要求的声屏障工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消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嵌入于声屏障的通风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声屏障作为常用的降噪设施已在环保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了良好的降噪效果外,还具有占地面积小、实施方便、经济性好等特点。从降噪技术来说,声屏障属于隔声类的降噪手段,主要用于阻挡噪声源直达声的传播,在声影区内获得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因此,声屏障要获得良好的降噪效果,首先是确保声屏障整个立面上不能有明显的孔洞。当声屏障应用于有通风需要的场所,需在声屏障上设置通风口,噪声就会在该通风口泄露,大幅降低声屏障的降噪效果,为了兼顾通风与降噪两个方面,就需要使用通风消声装置。
现有技术的通风消声装置主要为消声百叶窗和片式消声器,消声百叶窗优点是厚度薄、单位长度消声量高、外立面装饰性能合适,缺点是阻力大、造价高;片式消声器优点是阻力低,缺点是单位长度消声量低,占地面积大,装饰效果差。因此均不适用于声屏障,需要开发一种既有较高的消声降噪效果,又要求经济性和装饰性好、占地面积小,阻力适中的消声降噪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嵌入于声屏障的通风消声装置,采用声屏障内嵌通风消声装置的方法,将通风消声通道由隔声吸声板与声屏障共同形成围合结构,通风消声装置的下通风口外部为铝合金百叶窗,与声屏障的隔声吸声屏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外立面,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整个装置嵌入在声屏障内,无外露部分,有效地解决了声屏障通风所带来降噪性能损失的问题,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降噪量高,通风阻力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装饰性,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噪声控制要求的声屏障工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嵌入于声屏障的通风消声装置,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的声屏障,其特点是声屏障内设有若干直板式消声片与圆弧式消声片组成的消声装置,声屏障下方设有与消声装置的下通风口对应设置的百叶窗,所述若干直板式消声片和圆弧式消声片垂直且交替设置在由钢立柱与横向檩条焊接而成的框架内,构成顶部为上通风口,下部水平方向设有下通风口的通风消声通道;所述上通风口与下通风口为垂直设置;所述圆弧式消声片垂直设置在消声装置内,其圆弧片朝向下通风口;所述消声装置设置在声屏障内,且由钢立柱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消声装置的下通风口设置在声屏障下方的百叶窗上,并由隔声吸声板与声屏障形成通风消声通道的围合结构。
所述直板式消声片和圆弧式消声片采用铝穿孔板为护面板,其内填充憎水型玻璃丝布包覆的防潮离心玻璃棉,所述圆弧式消声片的厚度为100mm,所述直板式消声片的厚度为50mm。
所述隔声吸声板由外侧的钢板与内侧的铝穿孔板组成,内部填充有憎水型玻璃丝布包裹的防潮离心玻璃棉,其厚度为80~10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降噪和装饰效果,整个装置嵌入在声屏障内,无外露部分,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通风阻力小,有效地解决了声屏障通风所带来降噪性能损失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装饰性,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噪声控制要求的声屏障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侧立面示意图;
图3为通风消声装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0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油洗发水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棒状改性铁镍有机框架复合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