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9410.X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强;王一鸣;唐粹伟;赵维;陈璐;车春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率 选择 表面 单元 结构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及终端设备,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包括: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与第一介质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与第二介质基板之间;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层,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上;第二频率选择表面层,设置于第二介质基板上。本申请实施例基于液晶层的可调性,通过设置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层和第二频率选择表面层实现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在带通模式和带阻模式之间的调节,无需引入额外的集总元件,液晶层同一侧的频率选择图案层和控制线层均设置于同一介质基板上,走线灵活,从而具有较高的集成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频率选择表面由于其优异的电磁性能被广泛用于天线罩、电磁吸收、电磁防护等领域。传统的频率选择表面多采用被动结构,一旦设计出来,其电磁特性固化,无法动态调控,已难以满足当前及未来装备窗口材料对电磁通信/探测和低散射特征的双重需求。
超构材料的出现为构造智能化电磁窗口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在微结构单元中引入有源器件或采用可调谐材料,可以动态调控其电磁响应,实现多种电磁功能的集成。目前公开报道中的各类动态可调谐超构材料,往往侧重于单一电磁特性(频率、幅度、方向等)的动态调控,功能较为单一;即使已出现了一些多功能动态超构材料,但大多只能工作在单一极化状态下,无法满足复杂电磁环境的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频率选择表面结构中存在:采用射频开关调节工作模式无法适用于毫米波及以上频段,系统集成度低和控制线容易干扰频率选择功能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频率选择表面结构中存在:采用射频开关调节工作模式无法适用于毫米波及以上频段,系统集成度低和控制线容易干扰频率选择功能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包括:
第一介质基板;
第二介质基板,与第一介质基板相对设置;
液晶层,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与第二介质基板之间;
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层,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上;
第二频率选择表面层,设置于第二介质基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层包括第一频率选择图案层和第一控制线层,第一控制线与第一频率选择图案层电性连接;
和/或,第二频率选择表面层包括第二频率选择图案层和第二控制线层,第二控制线层与第二频率选择图案层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率选择图案层在液晶层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第一介质基板在液晶层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率选择图案层与第一控制线层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的同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率选择图案层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的第一侧,第一控制线层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背向第一侧的第二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率选择图案层在液晶层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频率选择图案层在液晶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率选择图案层在液晶层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频率选择图案层在液晶层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率选择图案层在液晶层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频率选择图案层在液晶层上的正投影形状相同且成第一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9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业主大会电子投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智能排队充电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