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植茯苓用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7501.X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2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洱天瑞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93 | 代理人: | 余海燕 |
地址: | 665199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茯苓 培养基 | ||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植茯苓用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包括:S1.以质量份数计,准备:松树原料50份、芭蕉芋渣8‑14份、甘蔗渣10‑15份、玉米面5‑10份、棕树籽8‑12份、辅料8‑12份。并将上述原料混合味混合料。S2.在混合料中加入水,得到水混料。加水量为水混料中的水的质量百分比为60‑80%。S3.将水混料放入密闭高温环境中密闭加热处理,冷却后得到所述种植茯苓用培养基。步骤S1所述辅料包括:微量元素、糖类物质、五维他口服液。本发明培养基用于种植茯苓,物料营养转化率明显提升,有效降低了茯苓种植的生产成本。且可选择任意时间进行接种,不再限定于春秋两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茯苓用培养基。
背景技术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茯苓菌生长要依赖松木提供养分,因此,现有茯苓种植技术以松树为材料进行:
(1)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其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然后用铲刀按树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以铲至木质部为宜),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俗称“留筋”)。
(2)经10~15天,待树干晒干至出现有裂口后将其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段木垛上盖草料,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
(3)于春、秋两季进行茯苓接种。春植是在清明至立夏进行。桂南、桂东南、桂西地区气温回升较早,在清明前后接种较适宜。桂北、桂西北地区宜到立夏前后接种。秋季各地气温相差不大,茯苓可在立秋前后接种。
(4)田间载陪管理得到茯苓。
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基料营养的转化率底。2.菌种接种季节限定在春秋两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种植茯苓用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包括:
S1.以质量份数计,准备:松树原料50份、芭蕉芋渣8-14份、甘蔗渣10-15份、玉米面5-10份、棕树籽8-12份、辅料8-12份。并将上述原料混合味混合料。
S2.在混合料中加入水,得到水混料。加水量为水混料中的水的质量百分比为60-80%。
S3.将水混料放入密闭高温环境中密闭加热处理,冷却后得到所述种植茯苓用培养基。
步骤S1所述辅料包括:微量元素、糖类物质、五维他口服液。
进一步的,以质量份数计,步骤S1所述辅料包括:微量元素0.1-0.3份、糖类物质3-5份、五维他口服液1-2份。
进一步的,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糖类物质包括:白糖50份,葡萄糖30-40份。
进一步的,以质量份数计,步骤S1所述辅料包括:磷酸二氢钾0.1-0.2份,石膏0.5-2份。
进一步的,步骤S1所述松树原料粉碎为粒径1-3cm的颗粒物,棕树籽粉碎至80-120目,石膏粉碎至120-150目。
进一步的,步骤S3所述密闭加热处理的方法为:在室温室压条件下,将水混料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20-150℃,并维持该温度10-15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培养基用于种植茯苓,物料营养转化率明显提升,有效降低了茯苓种植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洱天瑞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洱天瑞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7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内的单驱动双抽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陆空三栖机器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