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表达PLAUR和GPLD1基因的质粒载体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227062.2 申请日: 2021-10-21
公开(公告)号: CN113755527B 公开(公告)日: 2022-04-26
发明(设计)人: 林彬;林泽斌;许恒;王萍;周丽诗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源心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867 分类号: C12N15/867;C12N15/12;C12N15/55;C12N15/65;C12N15/66
代理公司: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代理人: 颜春艳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321国***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同时 表达 plaur gpld1 基因 质粒 载体 及其 构建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表达PLAUR和GPLD1基因的质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质粒载体构建过程中,先设计一段含有NheⅠ‑AgeⅠ‑SbfⅠ‑EcorⅠ‑NsiⅠ‑MluⅠ‑AvrⅡ‑BamhⅠ酶切位点的DNA,对NheⅠ和BamhⅠ双酶切后回收片段,通过相同的酶切位点将回收片段克隆到双酶切后的pCW‑Cas9‑Blast载体得到新克隆载体pCW‑DNA‑Blast。扩增得到带上述酶切位点的PLAUR和GPLD1基因片段并与pCW‑DNA‑Blast经相同的酶切处理后连接即得。本发明首次通过质粒载体使PLAUR基因与GPLD1基因同时表达,从而在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得大量PLUAR蛋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表达PLAUR和GPLD1基因的质粒载体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心肌梗塞(AMI)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坏死,绝大多数患者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心肌病变。心肌梗塞的发生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代谢,斑块不稳定,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血栓的形成。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eceptor,uPAR,亦称PLAUR)是一个分子质量为55-60kD的糖蛋白,包含313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二硫键组成3个同源折叠区域,从N端开始依次被命名为DI、DⅡ、DⅢ。PLAUR不含跨膜序列,其羧基末端(位于DⅢ区域中)连接一个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GPI锚将PLAUR连接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其氨基末端(位于DI区域中)则提供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结合位点,可与uPA高亲和力结合。在炎症刺激下,PLAUR在多种蛋白作用下从细胞膜上脱落,形成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uPAR和uPA已被证明广泛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蛋白水解、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管发生、斑块不稳定以及纤溶;这些过程都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糖基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1(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specificphospholipase D1,GPDLD1)是一种大量存在哺乳动物血清中的酶,具有两个功能域,一个N端催化域和一个C端β-螺旋桨域。这种酶的功能之一是水解细胞表面的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从而从细胞膜上释放附着的蛋白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次通过质粒载体使PLAUR基因与GPLD1基因同时表达,从而在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得大量PLAUR蛋白,为今后研究PLAUR基因在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本发明获得的载体中PLAUR基因表达获得蛋白,然后GPLD1基因表达有利于释放PLAUR蛋白,从而提高培养上清中的PLAUR蛋白含量。

本发明的构建过程:

构建新克隆质粒载体:人工合成一段DNA,该DNA的序列中含有8个不同且按一定顺序分布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比如A、B、C、D、E、F、G、H),然后在位于该DNA序列中两端位置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如A、H,用对应的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得到具有上述8个酶切位点的DNA片段。选择仅在编码区具有1个上述DNA片段第一端位置的酶切位点(比如A)和1个第二端位置的酶切位点(比如H)的质粒载体并用对应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处理,回收剩余的质粒载体片段,再将DNA片段克隆到酶切后的质粒载体片段中;

优选地,8个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优选NheⅠ、AgeⅠ、SbfⅠ、EcorⅠ、NsiⅠ、MluⅠ、AvrⅡ、BamhⅠ,具有效率高的特点。

进一步地,选择的质粒载体上还具有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源心再生医学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源心再生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7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