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平车用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26707.0 | 申请日: | 2021-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0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潘安徽;韩欢热;张恒;王玮;谢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20;B32B27/06;B32B15/18;B32B15/095;B32B37/06;B32B37/10;B61D17/10;B61D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李琰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平车 复合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平车用复合板材,包括承载层和设置在承载层一侧的加强层;所述承载层由木材颗粒增强的发泡聚氨酯制成;所述加强层由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路平车用复合板材,包括上述承载层和加强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层另一侧、用于直接与货物接触的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由弹性体材料制成。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铁路平车用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铁路平车用复合板材密度小,但承载性能和握钉性能更好;而且成本低廉、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平车用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铁路平车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装备之一,主要用于运送钢材、木材、汽车、机械装备等体积或重量较大的货物,也可借助集装箱运送其他货物。长期以来铁路平车地板采用木结构,是货物承载、装载加固的车体主要部件,既满足了较好的承载力学强度,又提供了优异的摩擦、握钉等性能。但是由于木材容易燃烧、腐烂、开裂和湿涨等内在属性缺陷以及铁路运输环境复杂等原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问题:(1)木地板损坏带来较多安全隐患;(2)使用寿命短、修换率高,无法满足车辆检修要求,且综合维修成本高;(3)因木地板燃烧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4)木材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
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如公开号CN106671526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板、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平车地板的纤维增强复合板,包括:工作层和复合在所述工作层上的加强层;所述工作层由短切纤维增强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所述加强层由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工作层和加强层通过胶粘剂相复合。又如授权公告号CN 206475517U、公告日2017年9月8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铁路平车用复合材料地板”,披露了一种铁路平车用复合材料地板,包括:工作层,设置在所述工作层的一侧、用于直接与待载重物接触的喷涂层,与所述工作层的另一侧通过胶粘剂相固定的加强层;所述工作层为玻璃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发泡结构;所述喷涂层的材料为聚脲。
上述复合板或复合材料地板作为平车地板的使用,有效的解决了既有木结构地板的主要缺陷,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如下:(1)各层结构原材料成本高,且需要逐一成型,工艺繁琐,导致地板制造成本较高;(2)地板含有大量玻璃纤维,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皮肤和呼吸道产生较大刺激,有损身体健康,并且地板损坏后玻璃纤维难以回收,在自然环境中不能分解,不利于环保;(3)密度是既有木结构地板的1.2倍以上,会增加铁路平车的自重,无法满足所有铁路平车车型的使用要求;(4)使用寿命到期后无法回收再利用,后期处理难度大,对环境压力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平车用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板材的生产工艺简易、制造成本低,压缩、弯曲、握钉力以及摩擦系数等地板关键性能优于现有技术(公开号CN106671526 A)的复合板材,使用寿命是既有木结构地板的2倍以上,满足车辆检修要求,且该复合板材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绿色环保,地板使用后可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平车用复合板材,包括承载层和设置在承载层一侧的加强层;所述承载层由木材颗粒增强的发泡聚氨酯制成,厚度55-75mm。
所述承载层可以作为平车地板承载货物的主要结构使用,也可作为地板的垫木使用。
所述加强层与铁路平车垫木直接接触。
优选地,基于所述承载层总重量,所述木材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35%-85%;更优选为65%-80%。
优选地,所述木材颗粒的长度为5-20mm,宽度为2-5mm。
优选地,所述木材颗粒选自回收的旧木材、木材加工后的边角料和/或原木树枝经破碎加工后制得的木材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6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