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负离子节油圆柱颗粒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6424.6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立平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2;F02M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塨 |
地址: | 15009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负离子 节油 圆柱 颗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负离子节油圆柱颗粒,其由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二氧化硅36‑40%、三氧化二铝18‑22%、氮化镁9‑11%、钠5.6‑6%、钾6‑6.4%、氧化钙4‑6%、二氧化钛5‑7%、三氧化二铁8‑10%,本发明通过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氮化镁、钠、钾、氧化钙、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多种能量材料混合、烧制形成的圆柱颗粒,其化学性能稳定可靠,且可释放大量远红外线和负离子,有助于改变油料分子结构,使其形成小分子团状态,最大限度提高油料的燃烧值,有效减少积碳和废气的排放量,有效增强汽车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节油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远红外负离子节油圆柱颗粒。
背景技术
汽油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之一,为了降低燃油消耗及减少污染问题,人们采取了多种节油方式进行控制,常见的节油装置大致可以分为添加剂、节油器、节油贴三类,主要的节油原理就是通过分解、清洁化油器及喷射系统燃油管路的溶解胶状物及其他各类沉积杂质,改善发动机的性能,从而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但是传统的添加剂、节油器和节油贴等,节油效果不理想,节油率一般只能控制在13%左右,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受气温和天气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远红外负离子节油圆柱颗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远红外负离子节油圆柱颗粒,由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二氧化硅36-40%、三氧化二铝18-22%、氮化镁9-11%、钠5.6-6%、钾6-6.4%、氧化钙4-6%、二氧化钛5-7%、三氧化二铁8-10%。
作为改进,由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二氧化硅36%、三氧化二铝22%、氮化镁9%、钠5.6%、钾6.4%、氧化钙6%、二氧化钛5%、三氧化二铁10%。
作为改进,由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二氧化硅38%、三氧化二铝20%、氮化镁10%、钠5.8%、钾6.2%、氧化钙5%、二氧化钛6%、三氧化二铁9%。
作为改进,由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二氧化硅40%、三氧化二铝18%、氮化镁11%、钠6%、钾6%、氧化钙4%、二氧化钛7%、三氧化二铁8%。
作为改进,所述圆柱颗粒的直径为11.8-12mm,且其高度为11.85-11.95mm。
作为改进,所述远红外负离子圆柱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混合:按重量百分比计取用各原料,放置于高速搅拌机进行混合5-10min,其中混合过程温度控制为30-33℃,且混合过程中需添加适量的水,从而使各原料混合均匀;
2)压制成型:将上述所得混合物通过螺旋造粒机制造出的圆柱颗粒的胚体;
3)烧制成型:将圆柱颗粒的胚体放置到烧制炉中进行烧制成型,烧制完成后,将获得的圆柱颗粒进行冷却、出炉,其中烧制过程采用逐步升温的控制方法,由0℃至50℃,控制时间为120min;由50℃至100℃,控制时间为140min;由100℃至300℃,控制时间为200min;由300℃至600℃,控制时间为180min;由600℃至900℃,控制时间为150min;在900℃时,恒温保持时间为120min;由900℃至1200℃,控制时间为80min,总烧制时间约990min;
4)质检包装:对所得圆柱颗粒进行质检,将质检合格的圆柱颗粒进行包装,入库存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氮化镁、钠、钾、氧化钙、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多种能量材料混合、烧制形成的圆柱颗粒,其化学性能稳定可靠,且可释放大量远红外线和负离子,有助于改变油料分子结构,使其形成小分子团状态,最大限度提高油料的燃烧值,有效减少积碳和废气的排放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立平,未经田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6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