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面积地理信息交叠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3280.9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9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包承鸣;徐伟;姜凯英;孔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16/29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之律师事务所 31378 | 代理人: | 周婷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面积 地理信息 交叠 区域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大面积地理信息交叠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人工智能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空间数据库,并从所述空间数据库中获取面积超过设定阈值的多边形区域,其中,所述多边形区域用于表征地理特征;记录所述多边形区域内预设数量的点数据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点数据的位置信息进行聚类,获取多个聚类簇对应的簇中心;根据所述簇中心将所述多边形区域拆分为多个子区域,其中,每个子区域中有且仅有一个簇中心;根据不同多边形区域对应的子区域之间的交集,确定对应多边形区域间的交叠区域;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大面积地理信息计算效率低耗时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大面积地理信息交叠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将两个面的Geometry地理信息叠加取交集的技术是通过类似Postgis的PostgreDatabase插件自带的st_intersection函数完成。该函数虽然实施起来操作简便,结果可行,但当涉及到其中一份Geometry数据涉及的区域面积较大时,算法效率低下,耗时过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大面积地理信息交叠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主要解决大面积地理信息计算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大面积地理信息交叠区域确定方法,包括:
构建空间数据库,并从所述空间数据库中获取面积超过设定阈值的多边形区域,其中,所述多边形区域用于表征地理特征;
记录所述多边形区域内预设数量的点数据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点数据的位置信息进行聚类,获取多个聚类簇对应的簇中心;
根据所述簇中心将所述多边形区域拆分为多个子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子区域中有且仅有一个簇中心;
根据不同多边形区域对应的子区域之间的交集,确定对应多边形区域间的交叠区域。
可选地,记录所述多边形区域内预设数量的点数据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点数据的位置信息进行聚类之前,包括:
将所述多边形区域中的点数据分别按所述点数据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对进行排序,得到对应的横坐标点序列和纵坐标点序列;
以每个所述点数据为中心点数据分别从所述横坐标点序列选出对应点数据的第一邻域;
以每个所述点数据为中心点数据分别从所述纵坐标点序列选出对应点数据的第二邻域;
提取每个所述点数据的第一邻域和第二邻域的并集,并将得到的多个并集作为所述点数据的邻域点集合,以及根据所述点数据的邻域点集合进行聚类。
可选地,获取第一领域和第二邻域,包括:
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邻域和第二邻域包含的邻近点数据的数量,以选择的点数据为参考点,获取参考点两侧对等数量的邻近点数据;其中,参考点一侧邻近点数据小于另一侧时,以空数据补足。
可选地,对所述点数据的位置信息进行聚类之前,包括:
判断每个所述点数据的邻域点集合中点数据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三邻域的距离阈值,并将满足所述距离阈值的点数据作为第三邻域的点数据;
获取各所述点数据的邻域点集合之间的交集,当所述交集中的点数据大于设定阈值时,计算所述交集以外的邻域点集合中的点数据与对应领域点集合中心点数据的距离,并判断所述距离是否满足所述距离阈值,将满足所述距离阈值的所述交集以外的邻域集合中的点数据合并到对应中心点数据对应的第三邻域中。
可选地,对所述点数据的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3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