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列车防爬器及轨道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2346.2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晖;李宁;刘韶庆;杨国建;郝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列车 防爬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列车防爬器及轨道列车。轨道列车防爬器包括防爬器本体,一端形成开口,且内部形成有与开口连通的空腔;吸能部,设于空腔并能够相对于防爬器本体伸出;触发机构,设于防爬器本体内并位于吸能部的后端,触发机构适于触发吸能部弹出防爬器本体;止挡件,设于防爬器本体的外侧壁;吸能部相对于防爬器本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吸能部至少部分位于防爬器本体内,在第二位置,吸能部伸出防爬器本体并通过止挡件锁止在第二位置。通过该结构能够突破车体前端吸能装置的安装与变形空间的限制,大幅提升车辆吸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列车防爬器及轨道列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强,城轨交通客流强度不断增大,发车间隔不断压缩,车辆运行时的安全可靠性是生产运营单位及公众关注的首要问题。在进一步加强城轨车辆主动安全防护措施,减少碰撞事故发生的同时,从被动安全防护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提高轨道列车的耐撞性,尽可能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已成为当今轨道列车研发时的热点问题。
受城轨车辆结构特征、连挂要求及曲线通过能力的限制,在运行过程中,车体前端的吸能装置的安装与变形空间有限,从而导致整车吸能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列车防爬器,能够突破车体前端吸能装置的安装与变形空间的限制,大幅提升车辆吸能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轨道列车。
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列车防爬器,包括:
防爬器本体,一端形成开口,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开口连通的空腔;
吸能部,设于所述空腔并能够相对于所述防爬器本体伸出;
触发机构,设于所述防爬器本体内并位于所述吸能部的后端,所述触发机构适于触发所述吸能部弹出所述防爬器本体;
止挡件,设于所述防爬器本体的外侧壁;
所述吸能部相对于所述防爬器本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吸能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防爬器本体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吸能部伸出所述防爬器本体并通过所述止挡件锁止在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快速弹出装置,所述快速弹出装置包括存储壳体和设于所述存储壳体内的聚能物,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吸能部的后端与所述存储壳体靠近或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存储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适于在接收到弹出信号时触发所述存储壳体内的聚能物释放能量,以快速推出所述吸能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部包括:
缸体,固定于所述防爬器本体内;
导向梁,一端延伸进所述缸体内,并在该端部设有与所述缸体密封连接的活塞;
吸能梁,位于所述缸体外并固定套接于所述导向梁的另一端,所述吸能梁的外周面与所述防爬器本体的内周面相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梁的后端设有固定于所述导向梁的底座,所述吸能梁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导向梁固定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上形成有防爬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部包括:
导向梁,一端延伸进所述防爬器本体内,并在该端部设有与所述防爬器本体的内壁密封连接的活塞;
吸能梁,固定套接于所述导向梁外并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吸能梁的外周面与所述防爬器本体的内周面相适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能梁的后端设有固定于所述导向梁的底座,所述吸能梁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导向梁固定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上形成有防爬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2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二维水景喷头及音乐喷泉
- 下一篇:一种水冷节能空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