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数据整合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21554.0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6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楚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卢亮辉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整合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数据整合的方法和系统,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预设异构数据的数据源和连接方式,以及异构数据中数据源类型和字段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连接方式,从所述数据源中读取异构数据;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读取的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化,获得标准数据;以覆盖的方式,将所述标准数据写入非关系型数据库。根据映射关系,对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后,与目标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字段相同,起到异构数据整合的作用;覆盖新增的方式可以高效写入数据,提高数据质量,避免由于数据修改而产生的写入错误或遗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构数据整合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或单位的数据量在高速增加,这些数据每年增长指数达60%。信息技术已逐步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每个企业或单位独立保存和维护自己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不同的结构,即产生不同的异构数据,具有来源不同、数据存储的逻辑不同的特点,例如独立的销售系统和独立的采购系统中存在部门的编码、名称或简写不一致,再如不同医院管理系统中,字段名不同、而含义相同;这就导致了异构数据在整合或融合的过程中,效率低、数据遗漏、数据错误、难以维护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如果通过ogg或者binlog等日志方式同步异构数据,但是存在日志权限开放的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数据整合的方法和系统,通过预设的映射关系进行标准化后,将标准数据以覆盖的方式,将所述标准数据写入非关系型数据库,以提高数据整合的效率、提高容错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数据整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预设异构数据的数据源和连接方式,以及异构数据中数据源类型和字段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连接方式,从所述数据源中读取异构数据;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读取的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化,获得标准数据;以覆盖的方式,将所述标准数据写入非关系型数据库。
优选的,读取异构数据的方法包括:
根据选择的字段,从数据源中读取或筛选数据,获得异构数据;
根据预设的数据传输速率域值和线程数,通过多线程读取、并在数据传输速率域值范围内分片传输异构数据。
优选的,将所述标准数据写入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加密方法或脱敏方法,对所述标准数据进行加密或脱敏后,写入非关系型数据库中。
优选的,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通过队列进行数据整合的方法:
将所读取的异构数据加入到队列中;
从队列中读取异构数据进行批量标准化后,将标准数据写入到分布式非关系型数据库中。
优选的,所述队列中,异构数据保存到record对象中。
优选的,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数据回溯的方法:
根据修改的数据,获得包括所修改数据的数据回溯范围;
根据所述回溯范围从数据源中读取异构数据;
将所述异构数据标准化后,覆盖到非关系型数据库中。
优选的,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从多个数据源读取数据的方法:
分别为每个数据源设置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数据源、连接方式、数据源类型映射关系和字段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设置的数据源和连接方式,分别从所述数据源中读取异构数据;
根据数据源类型映射关系和字段的映射关系,分别将相应数据源的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化,获得标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楚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楚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1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