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工业放大生产甘露醇共晶辅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20762.9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缘;李祖頔;张泽飞;张珂;张建军;钱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F3/04 | 分类号: | C07F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工业 放大 生产 甘露醇 辅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工业放大生产甘露醇共晶辅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是先将甘露醇与氯化钙混合,然后加入适量溶剂通过搅拌得到共晶。本发明通过使用混悬液结晶法制备甘露醇共晶辅料,该制备方法产率高、消耗溶剂少、耗能低、产物纯,具有工艺放大的生产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工业放大生产甘露醇共晶辅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露醇氯化钙共晶是甘露醇与氯化钙以配位键形成的新型共晶,共晶体含有摩尔比为1:1:2的甘露醇、氯化钙和水(甘露醇·CaCl2·2H2O),共晶体中的所有Ca2+通过甘露醇分子以3D配位网络连接在一起。程豪等人发现与β-甘露醇相比,共晶内部分子间的高键能让该新晶型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显著改善了β-甘露醇的可压性缺陷,有望成为一种可广泛使用的片剂填充剂(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20, 37, 130);根据中国专利CN111166891A,甘露醇-氯化钙共晶可通过溶剂挥发法和反溶剂法来制备,但两种方法均存在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制备周期长等缺陷。
为控制甘露醇-氯化钙共晶的生产成本,使其更适合工业放大生产,需要研究新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传统混悬液结晶法的基础上,通过摸索适宜的参数,控制混悬液中原料的溶解、共晶的成核和成长,改善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产率低、形貌不均一、工艺复杂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适合工业放大生产甘露醇共晶辅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产率高、工艺简单、通用性强、过程易控制且有机溶剂用量少的优点等优点,适于该辅料的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合工业放大生产甘露醇共晶辅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甘露醇及氯化钙混合,加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
其中甘露醇及氯化钙的摩尔比为1:1,乙醇和水的溶剂体积比为95:5~50:50,甘露醇及氯化钙的总质量与混合溶剂的用量比为1g:(5~22)mL。
本发明通过控制甘露醇及氯化钙的摩尔比、溶剂比例,调控甘露醇氯化钙共晶的产物的收率和产物中共晶的含量。
步骤2、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匀速搅拌混合,得到混悬液;
设置体系温度为20~40℃,搅拌转速为50~200 rpm,搅拌时间大于2h。
本发明通过控制搅拌转速大小、搅拌时间长短、体系温度,调控甘露醇氯化钙共晶的产物的收率和产物中共晶的含量。
步骤3、对前述步骤中获得的混悬液进行减压抽滤,将所得的固体产物干燥,得到共晶。
其中,烘箱温度为30~60℃。
所制备的甘露醇共晶辅料产率高,纯度高,重复性好且参数可控,且具有工艺简单易控制、收率高的优点,利于实现放大生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使用混悬液结晶法制备甘露醇共晶辅料,该制备方法产率高、消耗溶剂少、耗能低、产物纯,适宜于工业化放大生产。一方面,混悬液结晶法可以实现对母液的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混悬液对生产仪器的要求较低,结晶过程中溶液和体系温度容易控制,生产流程简单,具有显著的工艺放大潜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甘露醇氯化钙共晶的FT-IR光谱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甘露醇氯化钙共晶的FT-IR光谱谱图。
图3为专利CN111166891A中甘露醇氯化钙共晶的FT-IR光谱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07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