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智能牵引变电系统的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19151.2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6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斯泐;郭晨曦;李强;郭旭刚;董文哲;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1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永君;董骁毅 |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智能 牵引 变电 系统 设备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智能牵引变电系统的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智能牵引变电系统中的处于通信网络中的各智能设备的具有绝对时标的网络数据;
基于预定分析规则对所述具有绝对时标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以生成预定格式的各智能设备的性能信息,所述分析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数据结构、内容、变化规律、采样点间隔、通信故障;
根据预定阈值和各智能设备的性能信息生成预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可视化工具加载预先设置的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模型,所述SCD模型内包括:多个智能设备模型;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通过所述SCD模型将所述多个智能设备模型分别解析为相应的设备配置描述CID模型文件,以便于基于该CID模型文件和获取的网络数据进行后续的一致性检测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定分析规则对所述具有绝对时标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分析结果还原生成智能牵引变电系统一次设备参数变化信息和二次设备动作行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智能牵引变电系统中的处于通信网络中的各智能设备的具有绝对时标的网络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智能牵引变电系统中加载短路电流,
在获取智能牵引变电系统中的处于通信网络中的各智能设备的具有绝对时标的网络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获取的网络数据还原电流信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电流阈值和还原的电流信息进行暂态检测。
5.一种应用于智能牵引变电系统的设备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网络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智能牵引变电系统中的处于通信网络中的各智能设备的具有绝对时标的网络数据;
分析单元,用于基于预定分析规则对所述具有绝对时标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以生成预定格式的各智能设备的性能信息,所述分析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数据结构、内容、变化规律、采样点间隔、通信故障;
预警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定阈值和各智能设备的性能信息生成预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SCD模型加载单元,用于基于可视化工具加载预先设置的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模型,所述SCD模型内包括:多个智能设备模型;
CID模型文件生成单元,用于基于面向对象技术,通过所述SCD模型将所述多个智能设备模型分别解析为相应的设备配置描述CID模型文件,以便于基于该CID模型文件和获取的网络数据进行后续的一致性检测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还原单元,用于根据分析结果还原生成智能牵引变电系统一次设备参数变化信息和二次设备动作行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短路电流加载单元,用于在智能牵引变电系统中加载短路电流;
电流还原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网络数据还原电流信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电流阈值和还原的电流信息进行暂态检测。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91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