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前大灯安装框架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18821.9 | 申请日: | 202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9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开;周文君;易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04 | 分类号: | B60Q1/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大灯 安装 框架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前大灯安装框架结构,包括安装框架本体,安装框架本体上定位连接有用于安装前大灯的前上安装支架、后上安装支架和后下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框架本体与周边的支撑板、翼子板连接板、轮鼓包前纵梁、前端立柱和前纵梁外板前段定位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框架本体具有竖直框边、后端与竖直框边前侧上端相连的上弧形框边和后端与竖直框边前侧下端相连的下弧形框边,整体呈开口向前的“∪”形,并且在竖直框边后侧中部偏上的部位连接有后部接头;在所述前上安装支架、后上安装支架、后下安装支架和下弧形框边上分别设有前大灯安装孔。本发明能够满足分体式前大灯安装要求,保证安装精度,还能兼顾小偏置碰撞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式前大灯安装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消费在国内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对汽车认知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也从最初的满足出行基本功能需求,逐步提升为满足车辆外观、操控、安全、舒适性等高品质需求。其中,外观品质作为消费者了解汽车产品的最直观的信息,成为了车型开发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摆脱外观同质化,造型设计创新对工程化结构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相较于传统的左右各一的单个前大灯造型,造型设计提出了上下双灯,即大灯下方增加分体式大灯的造型方案,在满足造型设计的前提下,分体式大灯的布置挤占了原来小偏置碰撞支撑梁的空间,工程化如何满足分体式大灯造型与小偏置碰撞安全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CN 103253179A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结构”,包括采用分体式结构的安装支架和大灯本体,其中,安装支架与发动机舱是固定连接,而安装支架与大灯本体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并且在安装支架与大灯本体分离情况下,大灯本体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从灯孔拔出,从而与安装支架以及整个发动机舱分离。其整体结构简单,可以使得大灯特别是在拆装和维修时变得更简单、更方便。
CN210912191U公开了“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且维修成本低的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以降低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值,并降低车主的维修经济负担。其有利于行人保护且维修成本低的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如下:前大灯本体通过若干大灯支架安装于车身上,关键在于所述大灯支架与前大灯本体分体设置,大灯支架的车身端与车身可拆卸地连接,大灯支架的大灯端与前大灯本体的安装脚可拆卸地连接,大灯支架在车身端与大灯端之间设有吸能部位。所述大灯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以及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架,其中第二支架的吸能部位的结构强度低于第一支架的吸能部位的结构强度。
毋庸置疑,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所属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前大灯安装框架结构,其能够满足分体式前大灯安装要求,保证安装精度,还能兼顾小偏置碰撞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前大灯安装框架结构,包括安装框架本体,安装框架本体上定位连接有用于安装前大灯的前上安装支架、后上安装支架和后下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框架本体与周边的支撑板、翼子板连接板、轮鼓包前纵梁、前端立柱和前纵梁外板前段定位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框架本体具有竖直框边、后端与竖直框边前侧上端相连的上弧形框边和后端与竖直框边前侧下端相连的下弧形框边,整体呈开口向前的“∪”形,并且在竖直框边后侧中部偏上的部位连接有后部接头;在所述前上安装支架、后上安装支架、后下安装支架和下弧形框边上分别设有前大灯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安装框架本体的上弧形框边的前端与前端立柱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本体的下弧形框边的前端与前纵梁外板前段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进一步,所述安装框架本体的后部接头与轮鼓包前纵梁和翼子板连接板的接头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安装框架本体的竖直框边后侧的上部与翼子板连接板之间焊接有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上弧形框边由相连的上框边前段、上框边中段和上框边后段构成,并且上框边前段沿车身Y向布置,上框边后段沿车身X向布置,上框边中段为圆弧过渡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8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面级情感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沥青生产用乳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