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8702.3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寿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4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西丽社区打石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控模块、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其中,第一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一谐振电容,第二充电模块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谐振电容,第二线圈内嵌于第一线圈中;主控模块输出使能信号,依次对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进行轮询使能,即可实现兼容不同线圈尺寸的无线充电接收设备。通过对两种不同尺寸的线圈进行嵌套设计还缩小了充电器体积,减少了成本,还可以多种电子设备共用充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产品逐渐增多,常见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TWS蓝牙耳机、电动牙刷等已广泛搭载无线充电功能。其中,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
各式各样的无线充电接收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其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尺寸也有很大区别,不同尺寸等级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不能匹配无线充,使得不同的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无线充电器不能相互使用,即给手机无线充的充电器无法给手表充电,给手表充电的无线充充电器亦无法给其它产品充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兼容智能手机、智能手表、TWS蓝牙耳机等不同类型的设备无线充电器,现有的无线充电器是把多个功能的无线充充电器做进套设备中,即把三个无线充电器组合进一套模具内,每个无线充电器都是相互独立的工作。但是,上述技术中多个无线充电器合入一套模具,方案成本很高,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并且多个无线充电模块同时在工作时,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增加复杂电路要消除相互直接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及电子设备,通过对两种不同尺寸的线圈进行设计缩小了体积,减少了成本,还可以多种电子设备共用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主控模块、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线圈、第一谐振电容和第一路径开关,所述第二充电模块包括第二线圈、第二谐振电容和第二路径开关,所述第二线圈内嵌于所述第一线圈中;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输出第一使能信号给所述第一充电模块或者输出第二使能信号给所述第二充电模块;
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导通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充电电路,以对与所述第一线圈耦合匹配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导通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的充电电路,以对与所述第二线圈耦合匹配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可包括第一充电模块包括主控模块、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第一充电模块可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一谐振电容,第二充电模块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谐振电容,第二线圈内嵌于第一线圈中;主控模块,用于输出第一使能信号给第一充电模块或者输出第二使能信号给第二充电模块;第一充电模块,在第一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一充电模块的充电电路以对与第一线圈耦合匹配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第二充电模块,在第二使能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二充电模块的充电电路,以对与第二线圈耦合匹配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主控模块输出使能信号,依次对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二充电模块进行轮询使能,即可实现兼容不同线圈尺寸的无线充电接收设备。通过对两种不同尺寸的线圈进行嵌套设计还缩小了充电器体积,减少了成本,还可以多种电子设备共用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8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