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档可变章节在线编写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8231.6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7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贺雷雷;赵亚舟;雒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关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4 | 分类号: | G06F40/14;G06F40/166;G06F40/205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刘光德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档 可变 章节 在线 编写 方法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文档可变章节在线编写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文档ID从数据库获取解析后的所有章节;从所述解析后的所有章节中提取可变章节;加载文档控件,并展示可变章节内容;对展示的可变章节内容进行编写处理。根据章节编号能够快速定位到具体的章节名称,其次每一个章节对应了唯一的章节标识,避免了重复,使得每一个章节之间的关联关系更为清晰,具有更好的可读性;通过对可变章节的处理,打破了传统习惯那种按照整份文档去编写的思路,实现了对文档按章节进行编写,并且达到了对每一个章节进行增删改的操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档编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文档可变章节在线编写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NTKO OFFICE、PageOffice等文档控件软件产品慢慢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办公桌上必不可缺少的软件,两者都是用来提供在线编辑Office文档、动态填充、动态提交等功能的通用组件库,能够帮助Web开发人员轻松实现在网页中嵌入微软Office的特殊功能。
集成NTKO OFFICE、PageOffice文档控件不但能够实现在线编辑、保存Office格式的文档而且还可以轻松实现Word/Excel动态数据填充,Word/Excel用户输入提交,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文档的在线打开、编辑、保存,权限控制,只读控制,编辑区域控制等高级复杂的功能。
NTKO OFFICE和PageOffice文档控件都实现了跨浏览器支持,支持所有流行的浏览器,客户端控件实现自动安装、自动更新。浏览器支持:IE6以上全系列、谷歌Chrome、火狐Firefox、Opera、Safari等,其中、PageOffice文档控件是标准的服务器控件,易于使用,其独创的文档并发编辑控制机制。为了防止多人同时在线编辑同一个Office文档导致的互相覆盖问题,PageOffice文档控件会发出通知并阻止其他人编辑此文档,直到当前用户保存离开或时间锁过期,而NTKO是ActiveX控件,通过浏览器操作本地控件时,需要通过操作的用户权限必须是管理员用户,这样才能正常加载。因此通过将应用系统站点加入到IE浏览器可信任站点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现阶段本领域的软件已有的成果是Office组件、Google Doc,但是随着IT业界的软硬件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新平台新技术层出不穷, Windows7、Windows8、IE9、IE10、Office2010、Office2013、VS2010、VS2012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不断推出,这就要求我们软件开发商也必须加快创新速度,及时推出适应新平台新架构,满足客户新需求的软件产品,否则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淘汰 ,NTKO OFFICE、PageOffice文档控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无论是传统习惯的按整份文档去编写,还是现在本领域发明的按可变章节去编写文档,都离不开NTKO OFFICE或PageOffice文档控件产品。传统习惯都是按整份文档去编写,编写完之后对文档进行保存,但这里还有两个问题,(1)文件量大,打开速度慢、编写速度慢;(2)编写内容多的情况下,保存时间长有可能导致文档直接被强制退出,保存失败等不利因素。而可变章节编写保持了章节的灵活性,随时添加章节,随时删除章节,随时修改章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档可变章节在线编写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文档可变章节在线编写方法包括:
S1:根据文档ID从数据库获取解析后的所有章节;
S2:从所述解析后的所有章节中提取可变章节;
S3:加载文档控件,并展示可变章节内容;
S4:对展示的可变章节内容进行编写处理。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关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关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8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