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环氧树脂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17873.4 | 申请日: | 202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3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星;孙学武;周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匠星联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1/08;C09J11/06;C09J11/04;C08G18/50;C08G18/66;C08G18/36;C08G18/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组份 聚氨酯 环氧树脂 灌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灌封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环氧树脂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灌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比1:(2‑3)混合而成;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醚多元醇200‑300份、环氧树脂6‑12份、多异氰酸酯110‑160份和增塑剂80‑100份;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精制蓖麻油8‑12份、端氨基聚醚6‑18份、消泡剂0.8‑1.2份、填充剂26‑35份、吸泡剂4‑6份和导热填充剂2‑4份;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聚氨酯‑环氧树脂灌封胶,先分别合成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为采用多异氰酸酯两步法加入,引入环氧树脂,接枝改性聚氨酯,合成的‑NCO封端的聚氨酯‑环氧树脂预聚物,使灌封胶兼具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和聚氨酯粘结强度优、可调性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封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环氧树脂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灌封胶大量用于电子电器领域,主要对电子元器件起密封和保护作用,这就要求其流动性好,固化后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防水性能、阻燃性能及电绝缘性能,同时不能腐蚀电子线路板的元器件。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灌封胶有环氧树脂、有机硅和聚氨酯。总体而言,有机硅灌封胶粘接性略差,但黏度可调控,耐老化,耐高温;环氧树脂灌封胶粘接力强,固化物硬度大,力学性能最好;聚氨酯灌封胶对橡胶、金属和塑料均有很好的粘接性能,固化物强度适中,弹性好,耐水。聚氨酯克服了环氧灌封胶的脆性和有机硅灌封胶粘接性差的缺点,且成本略低,但力学性能与环氧树脂相比略差一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环氧树脂灌封胶,其具有粘结性能优异,力学性能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环氧树脂灌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比1:(2-3)混合而成;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醚多元醇200-300份、环氧树脂6-12份、多异氰酸酯110-160份和增塑剂80-100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精制蓖麻油8-12份、端氨基聚醚6-18份、消泡剂0.8-1.2份、填充剂26-35份、吸泡剂4-6份和导热填充剂2-4份。
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5000,官能度为2或3。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选自环氧树脂E44或环氧树脂E51,环氧当量为180-250g/mol。
优选地,所述多异氰酸酯选自TDI、MDI-50、IPDI、PM-200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选自氯化石蜡、氯代棕榈油甲酯,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精制蓖麻油的平均分子量为930,官能度为2.7。
优选地,所述端氨基聚醚的分子量为1000-2000,官能度为2。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硅氧烷共聚物;
所述填充剂选自滑石粉、高岭土和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吸泡剂选自氧化钙或氧化镁。
优选地,所述导热填充剂选自氧化铝、氧化锌或氮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双组份聚氨酯-环氧树脂灌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匠星联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匠星联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78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