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运行工况的双模式绕组电机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7319.6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2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鲁庆;郑世佼;高帅;张涛;莫丽红;武莎莎;叶小婷;陆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H02P6/28;H02P25/022;H02P27/0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吴晶晶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运行 工况 双模 绕组 电机 驱动 系统 | ||
1.一种基于运行工况的双模式绕组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一对标准两电平逆变器、绕组开放式结构永磁无刷电机(3)、位置速度传感器(5)、控制器(6)、电流检测模块(7)、电压检测模块(8)以及直流电源Udc(10),一对所述标准两电平逆变器均为三桥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态继电器组(4)、继电器驱动模块(13),所述绕组开放式结构永磁无刷电机(3)将中性点打开引出6个接线端子为a1、b1、c1、a2、b2、c2,绕组开放式结构永磁无刷电机(3)的输出端子a1、b1、c1分别接一个标准两电平逆变器的三个桥臂的输出端,输出端子a2、b2、c2分别接另一标准两电平逆变器的三个桥臂的输出端;所述固态继电器组(4)分别连接于所述绕组开放式结构永磁无刷电机(3)的6个接线端子之间,所述位置速度传感器(5)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用于检测绕组开放式结构永磁无刷电机(3)的转子位置信号和转速信号,所述控制器(6)的转速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13)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13)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组(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固态继电器组(4)的闭合与断开;
所述固态继电器组(4)包括继电器S1、继电器S2以及继电器S3,所述继电器S1连接于接线端子a1和接线端子c2,所述继电器S2连接于接线端子b1和接线端子a2,所述继电器S3连接于接线端子c1和接线端子b2;
转速信号n输入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13),所述控制器中设定的电机额定转速设置为n*,当电机转速信号nn*,继电器驱动模块(13)输出信号为0,当电机转速n=n*,继电器驱动模块(13)输出信号为1,驱动所述继电器组(4)断开与闭合;
当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13)输出信号为0时,所述继电器组(4)断开;电机处于双标准两电平逆变器驱动绕组开放式模式运行,当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13)输出信号为1时,所述继电器组(4)闭合,电机处于单标准两电平逆变器驱动绕组模式运行,其与传统三角形联接绕组模式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运行工况的双模式绕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7)、电压检测模块(8)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分别用于采集绕组开放式结构永磁无刷电机(3)的三相电流ia~ic、直流母线电压Udc,并将信号输入至控制器(6)中,所述控制器(6)以转子位置和转速、三相电流ia~ic以及直流母线电压Udc作为输入,合成12路PWM信号,用于对一对标准两电平逆变器分别进行驱动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运行工况的双模式绕组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中设置有位置及速度计算模块(11)、abc/dq0模块(12)、SVPWM模块(18)、转速调节模块(14)、d轴电流调节模块(16)、q轴电流调节模块(15)、混合控制器模块(19),所述位置及速度计算模块(11)与所述位置速度传感器(5)连接,位置及速度计算模块(11)的转子位置角度信号输出端与dq0/αβ0模块(17)连接,位置及速度计算模块(11)的转速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驱动模块(13)、转速调节模块(14)以及混合控制器模块(19)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7)输出端与所述abc/dq0模块(12)输入端连接,所述abc/dq0模块(12)输出端分别与d轴电流调节模块(16)、q轴电流调节模块(15)、混合控制器模块(19)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8)输出端分别与所述d轴电流调节模块(16)、q轴电流调节模块(15)以及混合控制器模块(19)输入端连接;
所述转速调节模块(14)与所述q轴电流调节模块(15)输入端连接;所述dq0/αβ0模块(17)输出端与SVPWM模块(18)输入端连接,所述SVPWM模块(18)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一对标准两电平逆变器的IGBT开关器件控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73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