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顺磁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16729.9 | 申请日: | 202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1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方华;王宇光;万翔宇;晏良宏;徐嘉靖;李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G73/10;C08L79/08;C08K9/06;C08K3/22 |
| 代理公司: | 绵阳远卓弘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71 | 代理人: | 张忠庆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顺磁性 聚酰亚胺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顺磁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分散于正己烷中,然后滴加硅烷偶联剂和冰醋酸,震荡72h,得到沉淀;将沉淀用磁铁进行分离后经过正己烷/戊烷混合溶剂反复清洗,得到硅烷偶联剂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将其超声分散于DMF中,得到磁性纳米粒子DMF相分散液;将联苯四羧酸、对苯二胺加入到磁性纳米粒子DMF相分散液中,得到超顺磁性聚酰胺酸溶液;将超顺磁性聚酰胺酸溶液通过提拉法和高温酰亚胺化制备得到超顺磁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本发明得到的超顺磁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采用的磁性纳米粒子通过高温分解法得到,与其它方法相比,本身具有较高的磁饱和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顺磁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类以酰亚胺为结构特征的高性能聚合物薄膜,具有优越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耐辐射性能、机械强度和电学性能,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在电磁屏蔽领域,复合超顺磁材料的聚酰亚胺薄膜因其易加工、可量产等特性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849031.2公开了一种磁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合成2,6-二氨基-13,14,15,16-四氯三蝶烯,然后与六氟二酐合成含三蝶烯结构的多孔聚酰亚胺,同时原位生成Fe2O3包覆于聚酰亚胺的多孔结构中,再进行流延成膜,最终得到了超顺磁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该方法所用的Fe2O3纳米粒子粒径均一性较差,饱和磁化强度不高,影响材料的超顺磁性与屏蔽效果。磁性纳米粒子在聚酰亚胺中的分布也不均匀。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1451915.4公开了一种磁性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功能化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与聚酰亚胺进行复合制备得到具有超顺磁性行为的磁性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该方法所用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为共沉淀法得到,存在粒子形状不规整、均一性差、饱和磁化强度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超顺磁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乙酰丙酮铁、1,2-十六烷基二醇、油酸、油胺和苄醚加入到反应器中,以3~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80~220℃,保温1.5~3小时,然后加热至苄醚沸点温度,即298℃回流1~1.5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得到Fe3O4磁性纳米粒子沉淀,将沉淀在2800~3200rpm下离心10~15min,去除上层溶液;得到Fe3O4磁性纳米粒子;
步骤二、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分散于正己烷中,然后滴加硅烷偶联剂和冰醋酸,震荡72h,得到沉淀;将沉淀用磁铁进行分离后经过正己烷/戊烷混合溶剂反复清洗,去除过量的硅烷偶联剂,得到硅烷偶联剂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将其超声分散于DMF中,得到磁性纳米粒子DMF相分散液;
步骤三、将联苯四羧酸、对苯二胺加入到磁性纳米粒子DMF相分散液中,在-5℃下反应24h,得到超顺磁性聚酰胺酸溶液;
步骤四、将超顺磁性聚酰胺酸溶液通过提拉法和高温酰亚胺化制备得到超顺磁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乙酰丙酮铁、1,2-十六烷基二醇、油酸、油胺和苄醚的质量比为1~2:5~20:0.01~0.2:0.01~0.2:100~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6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