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6590.8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罗鸣;吴江;李炎军;张万栋;陈江华;张超;肖平;李文拓;彭巍;韩成;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G08B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朱忠俊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芯堵芯 报警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取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包括带有中空腔体的本体、上接头及可在本体内移动的下接头;上接头与本体相连接;下接头的一端与本体相固定,且当下接头受到外力作用时,下接头与本体分离;下接头包括变径部;变径部的横截面的面积沿变径部的轴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变径部上活动套设有弹性套;弹性套装设在本体的端部。本发明整体结构设置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改变弹性套与取芯工具的外筒之间的环空过流面积,导致泵压发生明显变化,可以直观的显示出堵芯的发生,为取芯作业人员提供判断依据,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珍贵的地质岩芯资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取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
背景技术
岩芯是获取储层岩石性质的第一手资料,对准确的测定油气相关参数和油气田开发方案制定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具体取芯施工过程中,堵芯时有发生,导致岩芯丢失,给正确分析岩层岩性和储层特性带来的困难,其中钻井取芯中堵芯具体是指取芯过程中由于地层软硬变化、钻井泵排量过小、进筒岩芯坍塌等原因导致岩芯在取芯工具内破碎堆积并被压实,从而造成后续岩芯无法进入取芯内筒的情况。
发生堵芯后如果没有及时割芯将会导致后续岩芯无法进筒并与筒内岩芯相互磨蚀,一方面会影响取芯收获率,另一方面会导致丢失宝贵的地质资料,给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决策带来困难;而传统的钻井取芯工具不具备堵芯报警功能,取芯作业人员只能根据有限的钻井参数凭借经验判断井下取芯工具的工作情况,因此在堵芯的判断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如公开号为CN2036551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孔绳索取芯钻具,包括钻具本体,设在钻具本体上的阀轴和捞矛头,阀轴外壁径向开设有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卡槽内套设有泵送密封圈;虽然所述专利当泵送内管总成时,密封圈封闭了钻杆内壁和内管总成的间隙,压力较高,当内管总成到位后,密封圈进入弹卡挡头大径处。冲洗液通道打通,泵压突然下降,起到内管总成到位的报讯作用;但是当所述专利发生堵芯时,并不能及时报警,保护珍贵的地质岩芯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取芯钻具在取芯过程中发生堵芯后无法进行及时报警,只能凭借作业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判断的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取芯过程中发生堵芯后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报警的取芯堵芯报警短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芯堵芯报警短节,包括带有中空腔体的本体、上接头及可在所述本体内移动的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下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相固定,且当所述下接头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下接头与所述本体分离;所述下接头包括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横截面的面积沿变径部的轴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所述变径部上活动套设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装设在本体的端部。
本发明使用过程中将本发明与取芯工具的其他结构相连接,其中上接头的一端与取芯工具的分水悬挂总成相连接,另一端与本体相连接,下接头与取芯工具的内筒相连接,正常取芯过程中,下接头与本体相连接,而当发生堵心时,岩芯推动取芯工具的内筒上行,下接头受到岩芯的向上的推力,此时下接头与本体分离,使得下接头可在本体内移动,由于弹性套装设在本体的端部,当下接头在本体内移动时,弹性套的位置不变,弹性套与不同径长的变径部接触,可使得弹性套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进而可改变弹性套与取芯工具的外筒之间的环空过流面积,进而导致泵压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可指示堵芯的发生,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优选的,所述下接头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本体相固定,且当所述下接头受到外力时,所述螺纹结构断开,实现下接头与本体的分离;或所述上接头的一端设有卡扣,用于与本体的内壁卡接。
优选的,所述下接头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变径部及第二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本体内且与所述本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变径部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6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装卸料的茯苓加工发汗设备
- 下一篇:一种棒料自动上料系统及其上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