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G网络的小区测量方法、基站、核心网设备、终端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4447.5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7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泽铖;徐雷;张曼君;王姗姗;陆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22 | 分类号: | H04W36/22;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柴亮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小区 测量方法 基站 核心 设备 终端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5G网络的小区测量方法,包括:接收高负载小区信息;其中,高负载小区信息由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实体根据基站的资源使用信息生成,用于指示目标小区中的高负载小区;根据高负载小区信息生成指示信息,并向与自身连接的用户终端发送携带有指示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供用户终端根据指示信息进行小区测量,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对目标小区中除高负载小区以外的至少部分小区进行测量。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核心网设备、用户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5G网络的小区测量方法、基站、核心网设备、用户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5G无线通信技术当前已明确有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Mobile Broadband,简称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ofCommunication,简称mMTC)和高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简称uRLLC)。
具体地,在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中,用户终端在接入网络后,会对当前小区及附近的小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基站;若基站判断出该用户终端需要进行小区切换,则会通知用户终端从当前小区切换至附近的其他小区。用户周边的小区越多,其进行测量的耗电量越大。对于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来说,进行小区切换的可能性更大。若用户尝试接入负载大的小区,有无法接入的风险,导致时延加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基站、核心网设备、用户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5G网络的小区测量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高负载小区信息;其中,所述高负载小区信息由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实体根据目标小区的资源使用信息生成,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高负载小区,所述资源使用信息由所述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实体获取自所述基站所属的网元管理系统,所述目标小区包括:所述基站的全部小区及其相邻小区;
根据所述高负载小区信息生成指示信息,并向与自身连接的用户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以供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进行小区测量,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目标小区中除所述高负载小区以外的至少部分小区进行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资源使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连接终端数量信息、软硬件负载信息、无线资源利用率和流量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与自身连接的用户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接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5G网络的小区测量方法,应用于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从网元管理系统处获取各基站对应的资源使用信息;
对于每个基站:根据该基站的对应的目标小区的所述资源使用信息进行负载分析,生成该基站对应的高负载小区信息,其中,所述高负载小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中的高负载小区,所述目标小区包括:该基站的全部小区及其相邻小区;
通过中间网元向该基站传输其对应的所述高负载小区信息,以供该基站根据所述高负载小区信息生成指示信息,并向与其连接的用户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目标小区中除所述高负载小区以外的至少部分小区进行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网元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网元管理系统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中的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4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