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向连接模块、分布铰接装置,靠背及肢体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3144.1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4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F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连接 模块 分布 铰接 装置 靠背 肢体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是多向连接模块、分布铰接装置,靠背及肢体辅助系统。多向连接模块,由两块正面相对安装的铰板和夹持于铰板之间的铰球连臂组成;铰球连臂相对两夹板具有2α角的活动范围。分布铰接装置,由多组多向连接模块连接而成,构成相互连接且相互间具有2β活动角度的分布式蜂窝形结构,β≤α。靠背,由多组分布铰接装置组成;构成背部和腋下部,背部和腋下部共同形成环抱人的异形结构。肢体辅助系统,由靠背和肢体辅助装置组成;靠背与肢体辅助装置的机体部位相连接,用于辅助人的日常位置转移、肢体形状矫正。有益效果有:形状、大小调整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肢体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说就是多向连接模块、分布铰接装置,靠背及肢体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胸腰椎支架,按照固定形状进行生产,仅能适应于某些情况,但对于上肢姿势特异(如基柱侧弯)的人,则有定制的需求,以适应不同的上肢姿势。比如腰椎畸形的人,则不能够使用固定形状的胸腰椎支架。如:2019221358378公开的一种插扣式胸腰椎固定支具。CN210250185U公开的防滑可调节胸腰支具。都属于有限可调的支具。不能随意进行调整。
对于偏瘫或高位截瘫病人来说,上肢姿势的固定也非常重要,统一使用固定式的胸腰椎支架,不能够适应渐进调整上肢姿态的需求,应用难度较大。
肢体辅助系统,如上肢或下肢外骨骼系统、轮椅等,逐渐成为偏瘫、截瘫等中枢神经病变的重要康复手段,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都是固定式的胸腰椎支架,调整费力,贴合性差,固定上肢姿势的效果非常有限。如CN107049711A公开的可穿戴多功能外骨骼行走支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使用固定式上肢支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需求,本发明提供多向连接模块、分布铰接装置,靠背及肢体辅助系统。
多向连接模块(10),由两块正面相对安装的铰板(1)和夹持于铰板(1)之间的铰球连臂(20)组成;铰板(1)具有多个外悬臂(2),在外悬臂(2)的悬臂对面(12)上开设球面形的铰接面(3);铰球连臂(20)由铰球(21)和连接各铰球(21)的连臂(22)构成;铰接面(3)与铰球(21)的半径相当,铰球(21)被夹持于两相对铰接面(3)之间;外悬臂(2)远端具有避让弧形部(11),使得所述连臂(22)具有2α角的活动范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2:铰接面(3)表面具有增摩层(26);铰球(21)表面具有增摩层(26);目的在于增大铰接面(3)和铰球(21)之间的静摩擦力和耐磨性;增摩层(26)为涂层或表面粗糙结构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3:铰板(1)上的外悬臂(2)数量为3-4个;铰球连臂(20)上的铰球(21)为2-4个;当铰球(21)为3-4个时,连接各铰球(21)的连臂(20)是等长或不等长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4:铰板(1)总体呈现中心对称形,外悬臂(2)沿铰板(1)边沿均布。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5:所述的铰接面(3)和铰球(21)的球面半径为2-6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6:所述的两对锁的铰板(1)之间的紧固件(41)是子母对拧螺钉,子母螺钉的螺丝头、螺母头旋入紧固槽(4)中。
分布铰接装置(30),由多组多向连接模块(10)连接而成,构成相互连接且相互间具有2β活动角度的分布式蜂窝形结构,β≤α。
靠背,由多组分布铰接装置(30)组成;构成背部(61)和腋下部(62),背部(61)和腋下部(62)共同形成环抱人(60)的异形结构。
肢体辅助系统,由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和肢体辅助装置(7)组成;靠背(6)与肢体辅助装置(7)的机体部位(70)相连接,所述的连接为固定连接或铰接;该系统用于辅助人(60)的日常位置转移、肢体形状矫正。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2:所述的肢体辅助装置(7)为外骨骼机器人或轮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31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