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胶筒串接式封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12119.1 | 申请日: | 202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6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石建设;彭太祥;石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22 | 分类号: | E21B33/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胶筒串接式封隔器 | ||
1.一种多胶筒串接式封隔器,包括进液机构和封隔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机构包括上接头、筛套和连通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下端与所述连通接头的上端螺纹连接并且密封连接,所述筛套位于所述上接头和连通接头内部,分别与所述上接头和连通接头密封连接且滑动连接;
所述封隔机构包括连通接头、中心管、胶上护套、扩张短胶筒、胶下护套、上动护套和下接头;
所述连通接头的下端套在所述中心管的上端,与所述中心管螺纹连接并且密封连接;
所述胶上护套的上端套在所述连通接头的下端,与所述连通接头螺纹连接并且密封连接;
所述扩张短胶筒的下端与所述胶下护套螺纹连接形成胶筒连接结构,所述胶筒连接结构至少为两个,依次设置,相邻的胶筒连接结构中,位于上方的胶下护套与位于下方的扩张短胶筒之间设置有上动护套,所述上动护套套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上动护套的顶端与相应的胶下护套的下端密封连接且滑动转动,所述上动护套的下端与相应的扩张短胶筒的上端螺纹连接;顶端的所述扩张短胶筒的上端与所述胶上护套的下端螺纹连接;
所述下接头与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并且与底端的所述胶下护套的下端密封连接且滑动转动;
所述中心管上对应所述上动护套的位置设置有异径环,所述异径环上设置有通槽、进口槽、周向槽和直槽,所述进口槽、周向槽和直槽依次设置,所述上动护套的内侧设置有导向键,所述导向键能够通过所述通槽、进口槽和周向槽进入所述直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胶筒串接式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导向键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胶筒串接式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进口槽和直槽垂直于所述周向槽设置,所述进口槽和直槽位于周向槽的两端;
所述周向槽垂直于所述中心管的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胶筒串接式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位于所述中心管的一侧,所述进口槽、周向槽和直槽位于所述中心管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胶筒串接式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槽位于所述异径环的底端,所述导向键的长度小于所述周向槽的宽度。
6.一种多胶筒串接式封隔器,包括进液机构和封隔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机构包括上接头、筛套和双控换向阀,所述上接头的下端与所述双控换向阀的上端螺纹连接并且密封连接,所述筛套位于所述上接头和双控换向阀内部,分别与所述上接头和双控换向阀密封连接且滑动连接;
所述封隔机构包括双控换向阀、中心管、胶上护套、扩张短胶筒、胶下护套、上动护套和下接头;
所述双控换向阀的下端套在所述中心管的上端,与所述中心管螺纹连接并且密封连接;
所述胶上护套的上端套在所述双控换向阀的下端,与所述双控换向阀螺纹连接并且密封连接;
所述双控换向阀包括堵头、塞杆、第八O型密封圈、阀体、阀球、球托、弹簧和导流帽,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上偏孔和下偏孔,所述上偏孔与所述下偏孔通过连通孔连通,所述塞杆的上部上套有第八O型密封圈位于所述上偏孔内,顶端与所述堵头接触;所述下偏孔内依次设置阀球、球托、弹簧,所述塞杆的底端与所述阀球连接,下偏孔底端与导流帽螺纹连接;
所述扩张短胶筒的下端与所述胶下护套螺纹连接形成胶筒连接结构,所述胶筒连接结构至少为两个,依次设置,相邻的胶筒连接结构中,位于上方的胶下护套与位于下方的扩张短胶筒之间设置有上动护套,所述上动护套套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上动护套的顶端与相应的胶下护套的下端密封连接且滑动转动,所述上动护套的下端与相应的扩张短胶筒的上端螺纹连接;顶端的所述扩张短胶筒的上端与所述胶上护套的下端螺纹连接;
所述下接头与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并且与底端的所述胶下护套的下端密封连接且滑动转动;
所述中心管上对应所述上动护套的位置设置有异径环,所述异径环上设置有通槽、进口槽、周向槽和直槽,所述进口槽、周向槽和直槽依次设置,所述上动护套的内侧设置有导向键,所述导向键能够通过所述通槽、进口槽和周向槽进入所述直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21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