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超低空间巷道用超前支护支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11982.5 | 申请日: | 202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8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黄华乐;汤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舜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1;E21D15/50;E21D15/54;E21D17/01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朱文振 |
| 地址: | 23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空间 巷道 超前 支护 支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超低空间巷道用超前支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梁、伸缩立柱、底座、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两伸缩立柱位于所述顶梁和底座之间,所述伸缩立柱的顶部与所述顶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伸缩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位于两伸缩立柱之间;所述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两伸缩立柱的底部连接;所述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的中部与所述底座上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滑道,所述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的中部设置有滑轴;所述滑道与所述滑轴上下滑动配合。通过利用三伸缩立柱与双头伸缩立柱之间的连接,不仅利用了三伸缩立柱的长伸缩量,方便了整个支护支架高度的调节,还保证了立柱不同的支撑倾角,利用大青椒模式进一步降低了支架的整体高度,满足了极限低高度条件下的使用情况。同时还提高了立柱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井下超低空间巷道用超前支护支架。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工作面上下顺槽工作环境恶劣,随着采煤工作面深度的逐步加大,工作面内部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顺槽巷道,因煤层压力增大,存在较为严重的巷道变形的情况,需要不断的拆装支护装置,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底板不断拱起,接近采煤面最前端的巷道空间更加狭小,更多依靠单体支柱或木桩进行防护支撑,保证巷道工作需要的高度。不仅拆装不方便,数量较多,占用大量空间,摆放不规则,人员通过性极差,而且在拆除时因顶板受损,容易发生坍塌冒顶现象,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危造成影响。
申请号为201910357044.2公开了一种矿用两柱导杆式防冲巷道超前液压支架,该液压支架可以实现对巷道顶板的有效支撑,为回采工作面两端巷道超前支护,提供有效保障,两液压立柱对底板和顶板起到有效的缓冲支撑作用,可以作为冲击地压矿井的巷道永久支护作用。然而因结构及尺寸的限制,在前端狭小空间及后端宽高空间的使用上仍有达不到要求,存在“不够高也不够低”的现象,尤其是采煤面附近几十米恶劣空间内很少支护支架使用,避免因空间急剧缩小,造成支架无法拆除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前端狭小空间及后端宽宽阔空间上,避免因结构尺寸的限制,存在不够高也不够低的现象。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井下超低空间巷道用超前支护支架,包括顶梁(1)、伸缩立柱(2)、底座(3)、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4);
两伸缩立柱(2)位于所述顶梁(1)和底座(3)之间,所述伸缩立柱(2)的顶部与所述顶梁(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伸缩立柱(2)的底部与所述底座(3)转动连接;所述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4)位于两伸缩立柱(2)之间;所述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4)的两端分别与两伸缩立柱(2)的底部连接;所述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4)的中部与所述底座(3)上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座(3)的中部设有滑道(31),所述双头伸缩固定千斤顶(4)的中部设置有滑轴(42);所述滑道(31)与所述滑轴(42)上下滑动配合。
通过利用三伸缩立柱与双头伸缩立柱之间的连接,不仅利用了三伸缩立柱的长伸缩量,方便了整个支护支架高度的调节,还保证了立柱不同的支撑倾角,利用大青椒模式进一步降低了支架的整体高度,满足了极限低高度条件下的使用情况。同时还提高了立柱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立柱(2)为三伸缩立柱,所述伸缩立柱(2)包括一级缸体(21)、二级缸体(22)、三级缸体(23)以及活柱(24);所述二级缸体(22)位于一级缸体(21)内;所述三级缸体(23)位于所述二级缸体(22)内;所述活柱(24)位于所述三级缸体(23)内。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缸体(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11)、进液端(212);所述第一控制阀(211)的底部与所述一级缸体(21)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液端(212)与所述一级缸体(21)的顶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舜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舜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1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外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可中间加料的电子束熔炼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