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编摇粒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11844.7 | 申请日: | 202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清;窦敏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欣鑫经纬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21/04 | 分类号: | D04B21/04;D06C11/00;D06C7/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仇波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编摇粒绒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编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毛丝组织和中底丝组织,所述中底丝组织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0‑70%,所述毛丝组织由毛丝形成,所述中底丝组织由中底丝形成;所述毛丝原料为涤纶DTY S+Z捻;所述中底丝原料为涤纶FDY。所述涤纶DTY S+Z捻为涤纶150D/96F DTY S+Z捻、涤纶150D/288F DTY S+Z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涤纶FDY为涤纶75D/36F FDY。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所述经编摇粒绒面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经编摇粒绒面料弹性足,保暖及柔软效果佳,抗起毛球性能和手感好,穿着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编摇粒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摇粒绒面料,由于属于绒毛性质,手感柔软,及多含空气成分,而保暖;且由于摇粒的外观,使得外观纹路清晰,纹路保持性好,面料轻盈,制作的服装对肌肤破坏小;其弹性好,不容易发生起球、掉毛等情况,也常作为床上用品、地毯、抱枕等用料。正因为它所具有的这些优异性能,使得摇粒绒面料成为面料市场上的“宠儿”,具有非常高的市场价值。
市面上的摇粒绒面料大部分是纬编的摇粒绒,其普遍存在弹性不足,摇粒的距离比较松散,而不够细腻,保暖及柔软效果不够的缺陷;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经编的摇粒绒应运而生,该类摇粒绒虽然横向拉伸弹性高,但是径向弹性低,会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市面上的摇粒绒面料也还或多或少存在抗起毛球性能差,手感偏硬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1106443.8公开了一种经编氨纶超柔摇粒绒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织造-染色-拉毛-摇粒-漂洗-烘干-定型-打卷-涂胶-复合;该超柔经编氨纶摇粒绒面料用特殊的织物组织结构,使绒毛底部受到多个线圈的紧紧握持,从而不容易脱落,减低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在条纹骨架上涤纶和氨纶的集圈套圈,在纵向上具有弹性,舒适性得到提升,不管是做内衣还是其他服饰用料,都可以得到应用。用高细度复丝割绒,绒毛更软弱,和身体接触更为温和舒适。复合亲肤层,使绒布正反皆可贴身穿着,以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复合防水透气层,以更好适应外穿服饰用面料的特点。然而,该摇粒绒面料保暖及柔软效果不够。
因此,开发一种弹性足,保暖及柔软效果佳,抗起毛球性能和手感好,穿着舒适的经编摇粒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功能面料领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弹性足,保暖及柔软效果佳,抗起毛球性能和手感好,穿着舒适的经编摇粒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编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毛丝组织和中底丝组织,所述中底丝组织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0-70%,所述毛丝组织由毛丝形成,所述中底丝组织由中底丝形成;所述毛丝原料为涤纶DTY S+Z捻;所述中底丝原料为涤纶FDY。
优选的,所述涤纶DTY S+Z捻为涤纶150D/96F DTY S+Z捻、涤纶150D/288F DTY S+Z捻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涤纶FDY为涤纶75D/36F FDY。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经编摇粒绒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原料涤纶DTY S+Z捻、涤纶FDY分别经过整经机整经后,在GE288双针床经编机上上机织造,得到基布;然后依次经过一次梳毛-预定型-染色-上柔脱水-烘干-二次梳毛-摇粒-成品定型后制成经编摇粒绒面料。
优选的,所述整经的现场温度为24±2℃,湿度为65±3℃;整经速度为750r/min-800r/min。
优选的,所述织造采用的经编机机型为GE288双针床经编机;机号为E22针/25.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欣鑫经纬编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欣鑫经纬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1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面向高原环境的自适应供氧量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