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1564.6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1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佟拉嘎;吴嘉蕾;张荣月;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34;C08F226/04;C08F2/32;C09K8/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专用 油溶性 絮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其特征在于,该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是油包水型聚合物,并且该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0.8~0.9,n的取值范围为0.1~0.2,且m+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基础油20~50份、水20~45份、单体15~30份、接枝单体5~10份、乳化剂10~30份、引发剂0.1~0.3份;
其中,所述单体为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所述接枝单体为甲基丙烯酰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油为白油、煤油、柴油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氧化-还原类引发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四甲基乙二胺-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采用阴离子型乳化剂、阳离子型乳化剂或非离子型乳化剂中的至少两种,并且至少一种是油溶性乳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司盘80、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为自来水、去离子水、地下水、中水、海水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基础油20~50份、水20~45份、单体15~30份、接枝单体5~10份、乳化剂10~30份、引发剂0.1~0.3份的质量份之比称取各原料;其中,所述单体为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所述接枝单体为甲基丙烯酰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步骤2、将所述基础油与所述乳化剂中的油溶性乳化剂混合,从而得到油相;当所述乳化剂中存在水溶性乳化剂时,将所述单体、所述接枝单体和所述乳化剂中的水溶性乳化剂溶解于部分所述水中,从而得到水相;当所述乳化剂中不存在水溶性乳化剂时,将所述单体和所述接枝单体溶解于部分所述水中,从而得到水相;将所述引发剂溶解于剩余所述水中,从而得到引发剂溶液;
步骤3、将所述水相滴入所述油相中,并充分搅拌,从而得到预乳液;
步骤4、在保护气体保护的环境中,对所述预乳液进行水浴加热,并向所述预乳液中加入所述引发剂溶液,直至反应体系温度达到引发温度时停止加热,在反应体系温度不在升高后,将反应体系温度维持在70℃进行接枝反应,接枝反应时间为30~160min,反应结束后即制得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基钻井液专用油溶性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充分搅拌是以3000~80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0.5~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15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