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1308.7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贾立军;侯团元;刘曙光;杨婷;马骁杰;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山安立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0 | 分类号: | B28C5/00;B28C5/16;B28C5/14;B28C7/10;B28C7/04;B28C7/12;B28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综改示范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水稳拌合料 生产 系统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涉及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地面,混凝土地面顶部的左右两侧位置对称焊接有安装塔架,两组安装塔架的顶部位置固定有压力称,混凝土地面顶部的左右两侧位置皆均匀设置有垫块,且两组垫块均设置在两组安装塔架之间的位置,两组垫块的顶部内侧位置设置有拌合罐体,拌合罐体的顶部位置套设有盖体。该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通过PLC控制器多次控制干料配料机构将建筑垃圾骨料和水泥粉料分批次运输到拌合罐体内,供水机构将拌合用水多批次注入到拌合罐体内,第一拌合机构和第二拌合机构进行多批次正反搅拌混合,使得生态水稳拌合料充分搅拌混合,拌合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速,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新建筑产生和旧建筑的拆除,旧建筑的拆除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何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建筑垃圾粉碎后与水泥、清水混合形成生态水稳拌合料是一种较好的再利用处理方式,因此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及其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包括混凝土地面,所述混凝土地面顶部的左右两侧位置对称焊接有安装塔架,两组所述安装塔架的顶部位置固定有压力称,所述混凝土地面顶部的左右两侧位置皆均匀设置有垫块,且两组垫块均设置在两组安装塔架之间的位置,两组所述垫块的顶部内侧位置设置有拌合罐体,所述拌合罐体的顶部位置套设有盖体,所述盖体顶部左右两侧位置对称开设有贯穿盖体的连接孔,两组所述压力称顶部输入端均固定有贯穿连接孔并延伸到拌合罐体内腔的干料配料机构,所述盖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供水机构,所述拌合罐体正面侧壁右侧底部位置固定有PLC控制器,所述拌合罐体右壁底部位置固定有第一拌合机构,所述盖体内腔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拌合机构。
优选的,上述一种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中,所述干料配料机构包括干料仓、第二排料管、干料提升机本体和第二电控蝶阀,两组所述干料仓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压力称顶部的输入端,两组所述干料仓背面均安装有延伸到干料仓内腔的干料提升机本体,两组所述干料仓右壁底部位置均固定有贯穿连接孔并分别延伸到干料仓和拌合罐体内腔的第二排料管,两组所述第二排料管外壁均固定有第二电控蝶阀,且两组第二电控蝶阀均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配送建筑垃圾骨料和水泥粉料。
优选的,上述一种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中,所述干料仓左壁的底部位置固定有第一安装箱,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内腔底部位置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输出端固定有延伸到干料仓内腔的螺旋轴,且第一电机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建筑垃圾骨料和水泥粉料的出料,防止结块。
优选的,上述一种生态水稳拌合料生产系统中,所述供水机构包括电磁阀、第一水管、蓄水箱体、流量计、第二水管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蓄水箱体固定安装在盖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蓄水箱体顶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延伸到蓄水箱体内腔的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远离蓄水箱体的一端与市政水管网络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外壁固定有电磁阀,所述蓄水箱体左壁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贯穿盖体并分别延伸到蓄水箱体和拌合罐体内腔的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外部安装有流量计,且流量计与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提供拌合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山安立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山安立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1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