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风电海水源热泵冷却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0694.8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5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子琛;张宝锋;童博;韩毅;高晨;陈臣;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F03D9/2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海水 源热泵 冷却系统 方法 | ||
1.一种海上风电海水源热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轮(101)、压缩机(204)、机舱冷凝散热器(205)、分流器(207)、储液池(302)和海水换热器(303);所述风轮(101)的动力输出端依次连接有齿轮箱(102),齿轮箱(102)的输出端连接有发电机(103),发电机(103)的输出端连接有变流器(104);所述发电机(103)发出的电通过变流器(104)传递至能量管理系统(105);
所述齿轮箱(102)连接有齿轮箱蒸发散热器(201),所述发电机(103)连接有发电机蒸发散热器(202),所述变流器(104)连接有变流器蒸发散热器(203);
所述分流器(207)的三路出口分别和齿轮箱蒸发散热器(201)的冷侧入口、发电机蒸发散热器(202)的冷侧入口及变流器蒸发散热器(203)的冷侧入口连接;
所述齿轮箱蒸发散热器(201)的冷侧出口、发电机蒸发散热器(202)的冷侧出口及变流器蒸发散热器(203)的冷侧出口汇流至汇流管路,所述汇流管路和压缩机(204)的低压进口连接;所述压缩机(204)的高压出口和机舱冷凝散热器(205)的热侧入口连接,机舱冷凝散热器(205)的热侧出口和分流器(207)的入口连接;
所述机舱冷凝散热器(205)的冷侧入口和循环泵(301 )的流体出口连接,所述机舱冷凝散热器(205)的冷侧出口和海水换热器(303)的流体入口连接,所述海水换热器(303)的流体出口和储液池(302)的入口管连接;所述储液池(302)的出口管和循环泵(301)的流体入口连接;所述海水换热器(303)内部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开设有通流进口和通流出口,所述通流进口和通流出口均和海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水源热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管理系统(105)分别连接至储能单元(106)、传输海底电缆(107);所述能量管理系统(105)分别连接至压缩机(204)和循环泵(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水源热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塔底基础(3),所述塔底基础(3)上设置有塔筒(2),所述塔筒(2)上安装有机舱(1);
所述压缩机(204)、机舱冷凝散热器(205)、分流器(207)、储液池(302)、齿轮箱(102)、发电机(103)和变流器(104)、齿轮箱蒸发散热器(201)、发电机蒸发散热器(202)和变流器蒸发散热器(203)均设置在机舱(1)中;所述风轮(101)设置在机舱(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水源热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换热器(303)一部分设置在塔底基础(3)中,一部分设置在塔底基础(3)海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水源热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换热器(303)换热腔的通流进出口设置有粗目防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水源热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换热器(303)内部的换热腔中设置有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的进口和机舱冷凝散热器(205)的冷侧出口连接,换热管束的出口和储液池(302)的入口连接;所述换热管束位于流动的海水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水源热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冷凝散热器(205)和分流器(207)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膨胀阀(2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水源热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蒸发散热器冷、热侧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热电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06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