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铌酸锂热电效应的D型光纤M-Z电光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0037.3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媛;何晓颖;忻向军;饶岚;李欣国;孙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F1/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铌酸锂 热电 效应 光纤 电光 调制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消除铌酸锂热电效应的D型光纤M-Z电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整个结构包括以下部分:光纤波导区、耦合区、调制区、消除热电效应区、平板波导区、D型光纤波导区,其中所述的耦合区有两个,分别位于调制区的左右两侧,并且两所述耦合区均与所述调制区相连接,左侧所述耦合区与所述光纤波导区相连接,所述右侧耦合区与所述光纤波导区相连接;所述两个耦合区和所述调制区均置于所述平板波导区上方,所述平板波导区置于所述D型光纤波导区平面上方,所述D型光纤波导区远离所述两个耦合区和所述调制区,所述消除热电效应区包裹于所述D型光纤波导区与所述平板波导区的Z面,形成回路,将M-Z电光调制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电荷对外加电场的影响消除掉,帮助所述调制器散热,所述消除热电效应区还有利于实现阻抗匹配,提高所述调制器的调制速率,保障所述调制器的工作稳定,
光在所述光纤波导区的纤芯中传输,逐渐耦合进入所述耦合区波导,分成两路经所述调制区波导后产生相位差,经所述耦合区干涉实现强度调制,并通过所述耦合区逐渐耦合进入所述光纤波导区,实现电光调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铌酸锂热电效应的D型光纤M-Z电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耦合区结构对称,左侧所述耦合区包含渐逝耦合区和1×2MMI,右侧所述耦合区包含2×1MMI和渐逝耦合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铌酸锂热电效应的D型光纤M-Z电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区采用Mach-Zehnder结构,所述调制区两波导为铌酸锂波导,在纤芯轴线的正上方对称分布,两个接地金属电极位于两波导外侧并对称分布,信号金属电极位于两波导正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铌酸锂热电效应的D型光纤M-Z电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光纤波导区是由光纤波导去除部分包层和纤芯得到,并在光纤波导上形成一个平面,平面上用于制作薄膜铌酸锂波导和金属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铌酸锂热电效应的D型光纤M-Z电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热电效应区是在所述D型光纤波导区的包层和所述平板波导区Z面附上1~7层石墨烯薄膜,使石墨烯薄膜和所述平板波导区形成回路。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一种消除铌酸锂热电效应的D型光纤M-Z电光调制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打磨抛光的方法去除包层和纤芯,得到抛光平面,光纤部分去除的最佳厚度为58.5~61.2微米;
2)在所述步骤1)得到的抛光面上键合X切铌酸锂薄膜;
3)在D型光纤包层和所述步骤2)得到的X切铌酸锂薄膜Z面上附上石墨烯薄膜;
4)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在所述调制区、所述耦合区制作铌酸锂波导,左侧所述耦合区中的渐逝耦合区的薄膜铌酸锂波导由10微米变窄到0.9微米,右侧所述耦合区中的渐逝耦合区的薄膜铌酸锂波导由0.9微米变宽到10微米;
5)然后在所述步骤4)得到的所述调制区波导两臂内侧和各自外侧溅射金属电极,此时注意金属电极与石墨烯薄膜间隔25微米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00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胎泄能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化学催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