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工作站的保障系统及其保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9101.6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3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伟;张本顺;沈言;曹荣祥;李启明;王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23K9/13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安 |
地址: | 222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工作站 保障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工作站的保障系统及其保障方法,包括控制器、工控机、显示器、焊接机器人、重量检测单元和流量检测单元;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器、工控机、焊接机器人、重量检测单元和流量检测单元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数据处理与逻辑控制,控制器根据工控机与重量检测单元输出的数据决定是否开始焊接工作,根据流量检测单元输出的数据决定是否暂停焊接工作站的工作,同时将上述数据与报警信息上传至显示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焊接前根据下一次自动焊接过程的焊丝使用量判断焊丝余量是否充足,并且可以保障只有在气体充足的情况下才会进行焊接工作,极大地降低工件焊接失败的几率,提高焊接效率,降低重复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接工作站的保障系统及其保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焊接特别是电弧焊工作过程中,焊丝及气体的充足供应是保障焊接成功的重要条件。以往每天生产中,由于不方便查看焊丝及气体的具体剩余量,故有可能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焊丝及气体不足的问题,从而大大影响焊接效果以及焊接工作站生产效率。因此,在现实生产中,焊接工作站需要一个可以预测一个工作流程中的焊丝用量以及判断焊丝盘内焊丝余量是否充足的系统,以保证焊丝盘内的焊丝余量足够一个生产流程使用时,焊接工作站才能工作,并且在焊接工作过程中该系统要时刻保障气体充足。
CN204044945U公开了一种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在焊接过程中,只要焊丝盘中的焊丝用完,在送丝轮前端就能够检测出来,通过蜂鸣器提醒操作者停止焊接并自动关断焊接电源的电源输出。但该焊丝用完的检测及报警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该方案只能检测焊接过程中的焊丝使用情况,无法对保护气体等其他焊接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耗材余量进行实时检测并报警;2、该方案只能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焊丝不足时进行报警并停止焊接,无法在焊接任务开始前预测任务进行时是否会发生焊丝不足的情况;3、该方案在焊丝用完时直接关闭焊接电源,对含有工业机器人的焊接工作站适用性不高,容易引起工业机器人报错。
CN104714562A公开了一种气体监测控制装置,能够提高焊接过程中对气体流量的监测效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可以对监测的气流量情况进行反馈处理,控制实现对焊接操作的指示或警示,避免因气流量参数不足而进行焊接导致的焊接缺陷。但该气体监测控制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该方案只能监测气体流量是否达到预设值,无法远程实时查看气体实际流量;2、该方案没有设置出气孔,不利于应用到实际生产中;3、该方案调整预期要求的气体流量区间时必须到现场设备处手动调节调节杆,增加生产准备时间,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工作站保障系统及其保障方法,可以保障工作站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发生焊丝及气体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焊接工作站的保障系统,包括控制器、工控机、显示器、焊接机器人、重量检测单元和流量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器、工控机、焊接机器人、重量检测单元和流量检测单元相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数据处理与逻辑控制,控制器根据工控机与重量检测单元输出的数据决定是否开始焊接工作,根据流量检测单元输出的数据决定是否暂停焊接工作站的工作,同时将上述数据与报警信息上传至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重量检测单元和流量检测单元的信息以及报警信息;
所述重量检测单元用于称重焊丝盘上的焊丝重量,其数据作为判断焊丝量是否充足的依据,所述流量检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气体流量数据;
所述工控机用于控制焊接机器人进行自动焊接操作。
一种焊接工作站的保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焊丝重量下限与气体流量下限;
步骤2、导入工件模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9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