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中和条件温室气体减排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8662.4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河县格尔环保科技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M11/08 | 分类号: | F16M11/08;F16M11/18;F16M11/26;F16M7/00;G01N33/00;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陈文丽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和 条件 温室 气体 监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中和条件温室气体减排监测设备,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在使用中不能对监测高度进行调节,检测精度不高,容易受到风向的影响,造成取样准确度较低,影响监测效果的问题,包括底座;一级升降杆,所述一级升降杆滑动连接在底座的上部;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下部;一级升降驱动机构,所述一级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内部,升降驱动件通过一级升降驱动机构带动一级升降杆上下滑动;二级升降杆,所述二级升降杆滑动连接在一级升降杆的上部。本发明可以实现不同高度的对比监测,监测准确性更高,可以减少风向的影响,提高监测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碳中和条件温室气体减排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温室气体是影响自然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碳中和是比较前沿的一种温室气体控制理论,为了对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动态进行监控一般需要对温室气体进行监测。
例如申请号:CN201410141455.5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温室气体通量监测过程中的气体样品自动采集站。该采集站包括一电源系统,一主控系统,一自动静态箱,一水密封系统,一自动静态箱升降系统,一采气系统,一注气系统,一定位系统和一样品盘收集系统。本发明的主要工作流程是电源供电,主控系统依次控制盖箱,加水密封,采气,定位样品瓶,注气,同时记录采气时的环境状况。一次气体样品采集完后,控制自动静态箱打开,等待下一次采样时间到达时再开始采样。主控系统可以现场按键操作发送指令,也可以远程无线控制其运行或发送状态报告。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农业、林业、草地及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全自动采样监测,也可用于其它大气环境监测中的气体自动取样。
基于上述,现有的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在使用中不能对监测高度进行调节,检测精度不高,同时现有的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取样过程中容易受到风向的影响,造成取样准确度较低,影响监测效果;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碳中和条件温室气体减排监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碳中和条件温室气体减排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在使用中不能对监测高度进行调节,检测精度不高,同时现有的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取样过程中容易受到风向的影响,造成取样准确度较低,影响监测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碳中和条件温室气体减排监测设备,包括底座;
一级升降杆,所述一级升降杆滑动连接在底座的上部;
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下部;
一级升降驱动机构,所述一级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内部,升降驱动件通过一级升降驱动机构带动一级升降杆上下滑动;
二级升降杆,所述二级升降杆滑动连接在一级升降杆的上部;
联动升降传动机构,所述联动升降传动机构设置在一级升降杆的内部,一级升降杆通过联动升降传动机构带动二级升降杆同步上下滑动;
主动式监测装置,所述主动式监测装置共设置有三组,三组主动式监测装置分别位于底座、一级升降杆、二级升降杆的顶部;
取样组件,所述取样组件设置在主动式监测装置的内部上方;
取样进气扇,所述取样进气扇固定连接在主动式监测装置的内部中部;
气体监测器,所述气体监测器固定连接在主动式监测装置的内部下方。
优选的,所述一级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有:
升降螺纹杆,升降螺纹杆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升降螺纹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右侧前后两侧,两组升降螺纹杆同时与一级升降杆螺纹传动连接共同构成丝杠螺母传动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河县格尔环保科技服务中心,未经商河县格尔环保科技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8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