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向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8006.4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4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欣;王德江;张保;程志峰;徐宁;付海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15/02;F16F15/067;F16F15/08 |
代理公司: | 长春中科长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8 | 代理人: | 陈新英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 隔振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向隔振器,用以隔离振动体和被隔振体之间的振动,包括基座、安装座、第一组缓冲器组件和第二组缓冲器组件;基座具有开口并有球形的内表面,基座固定连接振动体或被隔振体;安装座的一端为球形且置于基座,安装座的另一端从开口伸出用以固定连接被隔振体或振动体;第一组缓冲器组件包括多个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缓冲器,多个第一缓冲器均布在安装座的周向;第二组缓冲器组件包括多个位于第二平面内的第二缓冲器,多个第二缓冲器均布在安装座的周向;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使基座和安装座之间弹性连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布置。本全向隔振器满足各振动方向上等刚度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隔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向隔振器。
背景技术
机载、车载、船载光电载荷通常需要具有观测、瞄准、跟踪等功能,实际使用时常常需要具有较高的图像稳定性。飞机、车辆、船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频随机振动,严重影响光电载荷的性能。此外,光电载荷的安装平面一般与其重心不重合,这也导致了飞机、车辆、船舶的振动作用在光电载荷上产生了平动和转动的复杂振动组合。
现有隔振器多数只能抑制平动方向上的振动,对于转动方向的振动无法抑制,且在平动方向上由于多数隔振器采用单个竖直方向的弹簧阻尼系统进行隔振设计,导致了在X、Y、Z三个方向上隔振器的刚度不相等,隔振效果差异较大,无法满足机载、车载、船载光电载荷的实际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隔振器的刚度的不相等性,提高隔振效果,提供一种全向隔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全向隔振器,用以隔离振动体和被隔振体之间的振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安装座、第一组缓冲器组件和第二组缓冲器组件;
基座为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基座的内表面为球面,基座与振动体或被隔振体固定连接;
安装座的一端为球形且置于基座的中空结构内,安装座的另一端从开口处伸出用以固定连接被隔振体或振动体;
第一组缓冲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缓冲器,多个第一缓冲器位于第一平面内且均布在安装座的周向;
第二组缓冲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缓冲器,多个第二缓冲器位于第二平面内且均布在安装座的周向;
第一缓冲器的数量与第二缓冲器的数量相等且为大于或等于4的偶数个;
多个第一缓冲器对称布置在安装座的两侧,多个第二缓冲器对称布置在安装座的两侧;
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布置;
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均连接在基座的内表面和安装座的外表面之间,使基座和安装座之间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的结构相同;
第一缓冲器的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器的另一端与安装座弹性接触,且另一端或安装座的外表面的材料为摩擦阻尼材料。
进一步的,另一端的端面形状与安装座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器包括圆柱筒、第一弹性件和隔振支杆;
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基座的内表面,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隔振支杆;
隔振支杆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夹在第一弹性件和安装座的外表面之间;
隔振支杆设置有与安装座接触的第一端和远离安装座的第二端;
圆柱筒为轴向具有通孔的圆柱面,圆柱筒的一端与基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圆柱筒的另一端套在第一端的外部,使圆柱筒与隔振支杆滑动连接;圆柱筒套在第一弹性件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8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