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Entity Embedding和TCN模型的移动应用使用行为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07574.2 | 申请日: | 202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2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宗卫;郑永春;王超;周学海;李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8/24 | 分类号: | G06F18/24;G06F18/214;G06N3/046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孙佳佳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entity embedding tcn 模型 移动 应用 使用 行为 预测 方法 | ||
1.基于Entity Embedding和TCN模型的移动应用使用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用户的移动应用使用信息原始数据集;
步骤2:对所述移动应用使用信息原始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出分类型数据;
步骤3:基于神经网络的Embedding层对分类型数据进行Entity Embedding,构建特征数据;
步骤4:以特征数据作为输入,构建TCN网络预测模型;
步骤5:通过训练和验证得到最佳TCN网络预测模型;
步骤6:采用最佳TCN网络预测模型对即将使用的移动应用进行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Entity Embedding和TCN模型的移动应用使用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获取用户的移动应用使用信息原始数据集的方法包括:
步骤11:记录指定时间范围内用户智能手机移动应用使用行为的数据;
步骤12:当用户使用移动应用时,记录当前使用的App的名称、时间、连接的信号塔名称或GPS定位信息构成原始数据集D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Entity Embedding和TCN模型的移动应用使用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移动应用使用信息原始数据集进行预处理的工作包括:
步骤21:删除不符合标准的异常值,通过数学统计法补齐异常值和缺失值;
步骤22:对用户使用的移动应用名称进行标签编码;把时间信息按照[0:00-6:00)、[6:00-12:00)、[12:00-18:00)、[18:00-24:00)4个时间段进行划分,然后对其进行标签编码;若用户打开了GPS定位信息,则使用GPS定位信息表示当前的位置,否则采用当前连接的信号塔编号表示用户位置,之后对位置信息进行标签编码;
步骤23:对各组数据所对应下一个即将使用的App名称作为标签yi以得到样例(xi,yi),令D2={(x1,y1),(x2,y2),…,(xn,yn)},其中xi=(xi1;xi2;xi3);xi1、xi2和xi3分别是App名称、时间和位置所对应的标签;
步骤24:利用功能函数将D2从时间序列转化为适用于监督学习的多维特征数据集以进行多步、多变量的序列预测,输入时间步长为timestep,输出步长为pre_len,构造样本集D3,设定D3={(x1,y1),(x2,y2),…,(xn,yn)},其中xi的维度为(timestep,3),yi的大小为(pre_len,1),其中标签yi表示即将使用的App名称,最后按照8:1:1的比例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Entity Embedding和TCN模型的移动应用使用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基于神经网络的Embedding层对分类型特征进行EntityEmbedding,构建特征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31:利用神经网络对分类型数据App名称、时间、位置分别构建一个Embedding层,根据Embedding的维度映射成为一个向量;
步骤32:然后将每一个分类型数据表示的向量进行拼接,作为分类型数据标签编码的替换,将数据从高维的标签编码特征空间转换为指定维度的Embedding特征空间,作为TCN网络的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Entity Embedding和TCN模型的移动应用使用行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以特征数据作为输入,构建TCN网络预测模型的方法包括:
步骤41:用所述步骤3构造的特征构造新的数据集D4,设定D4={(x1,y1),(x2,y2),…,(xn,yn)},其中xi的维度为(timestep,k),yi的大小为(pre_len,1),k表示特征的个数;
步骤42:建立TCN网络预测基本模型,包括膨胀因果卷积层、Relu激活函数层、Dropout层以及残差块,设置卷积层的kernelsize(k)以及膨胀系数d,其中,TCN网络的输入大小为(timestep,k),输出大小为(pre_le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75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