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肿瘤冷冻探针系统及组装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206662.0 申请日: 2021-10-18
公开(公告)号: CN113729916B 公开(公告)日: 2022-12-09
发明(设计)人: 王伟群;胡连涛;邓文俊;董新宇;李伟东;李玥;王欣然;黎楚豪 申请(专利权)人: 佳木斯大学
主分类号: A61B18/02 分类号: A61B18/02;B23P21/00;B23K31/02
代理公司: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代理人: 孙长江
地址: 154007 黑***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数据 肿瘤 冷冻 探针 系统 组装 设备
【说明书】:

发明涉及基于大数据的肿瘤冷冻探针系统及组装设备,其包括探针组件;探针组件包括探针导管;在探针导管中插装有探针内管;探针导管与探针内管通过作为封头的探针前端端部密封连接;在探针内管前端具有中空的前锥套体;在前锥套体外壁上分布有通透的节流孔,在探针前端尾部设置有端头后台阶孔,其台阶孔与探针导管前端内止口定位连接,其中心尾孔与前锥套体前端连接。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大数据的肿瘤冷冻探针系统及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冷冻探针是低温外科手术装置中的核心技术构件,现有的以液氮作制冷剂的冷冻探针,直径一般在8至12mm、长度18cm左右。通常选用三层薄壁不锈钢管套叠钎焊而成,其前端封闭或开口套接各种冷冻探头;外面两层为真空隔热层,用来防止冷冻探针对沿程健康组织的冻伤;最里层为液氮喷射管,用于向冷冻探头喷射液氮制冷。这种粗直径的冷冻探针实际上呈杆形,只能用于皮肤癌、扁平疣、鼻息肉、宫颈糜烂等身体浅表疾病的冷冻治疗。而对人体内深层肿瘤、中晚期癌症就无能为力了。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CT、超声定位、光纤内窥镜等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低温外科手术可以从过去浅表治疗走向人体内的介入性微创伤治疗。上世纪末,美国低温医学科学公司(CMSI/SACC)首先研发成功以液氮作制冷剂的,CMS探索450冷冻外科系统用于临床,实现了非开腹对人体内深层肿瘤进行低温手术治疗的愿景。早在1998年CMS公司已在全美39个州的35所医学研究机构和医院建立了培训和临床研究网点。愈来愈多地应用于各种体内肿瘤,如前列腺癌、肝癌、直肠癌和鼻腔、口腔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等的低温外科手术消融治疗,取得了神奇的疗效。

长期以来,合理治疗人体肿瘤组织一直是临床医院追求的目标,迄今已发展出放射治疗、化疗、热疗和冷冻消融治疗等多种途径,在各类治疗途径中,冷冻消融因其具有消融范围大、适应症广且具有免疫学效应等诸多优点,得到了专家的广泛认可。冷冻消融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将肿瘤细胞冷冻,使其细胞内冰晶形成,破坏细胞,从而达到摧毁癌变细胞的目的。

然而,目前冷冻治疗肿瘤的消融针在临床使用时还受到一定限制,主要表现在对于某些腔道肿瘤如肺癌、直肠癌等,要求所插入的冷冻消融针应具有柔性,以尽可能减小消融针在进入腔道(如肺泡等)的自然滑入过程中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另一方面,在消融针达到人体内靶向组织进行治疗之前,还需要对靶向组织进行穿刺,但是,传统的穿刺针由于整个针体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一体针,其在导航系统(CT、超声或核磁等)的帮助下进入人体之后无法变方向穿刺,假如遇到靶向组织的位置与穿刺路径(通常是静脉血管)之间呈异面位置关系时,传统的消融针根本无法实现上述目标。

此外,传统的消融针没办法实现对靶向组织的活检取样功能,即可实现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活检取样针与冷冻消融针各自独立,医生无法更为方便灵活地使用。

CN202010860240.4一种能长时间成像FAP的生物发光探针及其应用;CN202010525680.4一种用于人体肿瘤冷冻治疗的柔性探针组件;CN201910935823.6一种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致病蛋白的纳米探针及其制备虽然提供了探针组件,但是其导向性差,给患者带来通孔,其节流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肿瘤冷冻探针系统及组装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肿瘤冷冻探针系统,包括探针组件;探针组件包括探针导管;在探针导管中插装有探针内管;探针导管与探针内管通过作为封头的探针前端端部密封连接;

在探针内管前端具有中空的前锥套体;在前锥套体外壁上分布有通透的节流孔,在探针前端尾部设置有端头后台阶孔,其台阶孔与探针导管前端内止口定位连接,其中心尾孔与前锥套体前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6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