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的面部敷膜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6127.5 | 申请日: | 2021-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俊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A61Q19/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面部 制备 | ||
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的面部敷膜的制备。所述面部薄膜为覆盖整个面部或部分面部的纳米薄膜。所述制备,分为3D面部相机拍照、打印3D脸部模具、纳米纤维面部敷膜制备三个步骤。所述制备的面部敷膜,具有透气性,能够效果自然地遮盖面部皱纹、疤痕、色痣、痘、面部肤色缺欠等,起到美容作用。叠加美妆成分、面部皮肤护理的药物成分,还能产生美妆和皮肤护理的功效。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的面部敷膜的制备,尤其应用在医疗、美容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需求的提升、技术进步以及消费水平提高等因素,国内美容市场迅速成长。尤其是医疗美容市场。在2017年,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有望在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美市场。但是,医疗美容不可避免地使用手术、注射等手段,造成程度不同的创伤及其危害。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皮肤”或者“第二皮肤”出现了,开创了无创医美理念的应用先河。比如,国外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美容使用的“第二皮肤”及其便携制备设备等,可以在人体皮肤上直接贴敷“人工皮肤”的敷膜,起到美白、遮盖等作用,但是操作技能不易掌握,尤其功能相对单一,难以被国人接受。开发出美容效果更好和便于使用的无创美容产品,将是美容技术创新的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针对【背景技术】所述问题或缺欠,进行改进和设计。
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的面部敷膜的制备。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骤,3D面部相机拍照人脸图像,并自动生成适合3D打印的数据及文件;
第二步骤,3D打印机打印脸部模具;
第三步骤,纳米纤维面部敷膜制备。
所述3D面部相机,又称面部扫描仪,是一种利用双目成像技术、或者激光三角测量法、或者飞行时间法成像技术、或者3D结构光技术,对面部拍照或扫描。
随后,3D打印机打印脸部模具。
利用所述脸部模具,做为接收器。为便于贴敷,优选地,利用所述脸部模具的内壁,做为接收器。通过静电纺丝等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分三个小步骤制备纳米纤维面部敷膜。所述的三个小步骤为:
1) 制备隔离层;
2)制备纳米纤维薄膜层;
3)在制成的薄膜边缘,点喷射或线条喷射食品级或医疗级别的胶
所述隔离层材料为隔离纸、医用树脂等,无粘性易于撕掉、有支撑作用。所述隔离层事前压制,事先准备。
所述纳米纤维薄膜,纤维直径在100纳米-100微米之间,孔隙可以在100微米以下,具有透气性。制备原料包括以下各种材料的1-4种组合:
1)第一种原料成分,医疗级硅胶、聚氨酯等橡胶原料成分;
2)第二种原料成分,化妆用的底霜、彩妆成分;
3)第三种原料成分,高分子蛋白等皮肤护理成分;
4)第四种原料成分,可医用的具有导电、压电或电光特征的成分。
所述的可医用的具有导电、压电或电光特征的成分,优选地,主要成分为并五苯的有机柔软材料,主要用于面部皮肤烧伤、损伤的皮肤触觉的修复治疗。
所述的各种纳米制备材料,以医用酯类、醇类和水等做为混合剂,形成混合液。所述酯类、醇类和水等混合剂成分,可以在静电纺丝过程中挥发掉。各成分比重,优选地,
1)所述制备原料的单种成分制备,原料重量占比55%,酯类、醇类和水等混合剂成分总量占比45%
2)所述制备原料的两种成分制备,各原料重量占比30%,酯类、醇类和水等混合剂成分总量占比40%
3)所述制备原料的三种成分制备,各原料重量占比20%,酯类、醇类和水等混合剂成分总量占比40%
4)所述制备原料的四种成分制备,各原料重量占比15%,酯类、醇类和水等混合剂成分总量占比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俊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杭州俊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6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