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UPLC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5660.X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3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詹雪艳;吴春颖;夏新田;王舒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34;G01N30/36;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孙小万 |
地址: | 102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uplc 小儿 止咳 口服液 指纹 图谱 建立 方法 质量 评价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UPLC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的方法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质量控制关键指标成分的含量,即得到基于UPLC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具有定量意义的指纹图谱。该UPLC指纹图谱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表征的指纹图谱检测准确度和重复性好的优势。本申请所提供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UPLC指纹图谱方法既能对该复方中的大量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又能对其定量分析,可适用于监控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原料药,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以及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基于UPLC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由山楂、槟榔、桔梗、连翘、枇杷叶、瓜蒌、枳实、葶苈子、莱菔子、蝉蜕共十味中药组成,是根据中医对小儿食积咳嗽发病机理的认识和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以及结合古籍文献研制而复方成方制剂,具有消积止咳、清热肃肺的功效,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药准字为Z10970022。方中山楂、槟榔导滞消食为君药,肺与大肠相表里,治其本使得痰热无所依附,生而无源;枇杷叶、瓜蒌和连翘化痰清肺、宣散肺气为臣药,主治肺部,咳嗽渐愈;枳实、葶苈子、莱菔子和蝉蜕共为佐药,具有清痰行气、泻肺平喘、消食化积、降气化痰的作用,桔梗宣肺止咳为使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
现行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未收载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指纹图谱,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制剂中的辛弗林进行定量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药典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成分含量测定的方式对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先后建立了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柚皮苷、新橙皮苷、槟榔碱、橙皮苷、辛弗林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评价不同批次样品间成分含量的差异,从而进行批次间质量稳定性的控制。还有采用HPLC法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该制剂的质控方式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建立方法,该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的优势。
基于UPLC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与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并实现定性分析;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的方法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得到基于UPLC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指纹图谱;
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的条件包括:采用乙腈为流动相A,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
可选地,所述梯度洗脱过程中乙腈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为:0-5min,0-1%乙腈;5-20min,1-7%乙腈;20-30min,7-14%乙腈;30-45min,14-18%乙腈;45-53min,18-24%乙腈;53-60min,24-30%乙腈;60-65min,30-100%乙腈。
可选地,所述甲酸水溶液中甲酸的浓度为0.005-0.5wt.%。
可选地,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的条件为:采用HSS T3色谱柱,柱温10-40℃,进样量4-6μL,体积流量0.3-0.5mL/min,检测波长为245-265nm。
可选地,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色谱柱尺寸100mm×2.1mm,1.8μm。
可选地,所述质量控制指标物质包括苯丙氨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芥子碱、连翘酯苷I、连翘酯苷A、(+)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柚皮苷、橙皮苷或新橙皮苷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质量控制指标物质选择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5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渣清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机座及泵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