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我保护的智能教育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4243.3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少辉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F16F15/08;F16F15/023;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我 保护 智能 教育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我保护的智能教育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显示屏、外扩喇叭、机器人主体、底座,机器人主体的下方设有底座,底座与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机器人主体的顶部与机器人显示屏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机器人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当机器人受到撞击时,硅胶脚内凹使内部气体通过气道使气球膨胀,起到一个对底座缓冲的作用,硅胶脚的柔软性与膨胀的气球避免机器人从高处掉落时对地面的损伤,同时也避免砸伤小孩子的脚,出现淤血肿胀的问题,通过缓冲伞的设置使机器人具有缓冲的功能,避免撞击力过大受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我保护的智能教育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机器人发明不仅在工业市场中大放异彩,同时也向民用市场扩张,而智能教育机器人则是更新颖的领域,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机器人学科知识与机器人应用前景方面的教育已势在必行。与国外市场相比,我国的智能教育机器人市场起步稍晚一些,但市场前景却是非常广阔的,重视教育是中国的传统,好的教育发明在我国必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的智能教育机器人通常放在桌子上,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碰智能教育机器人,导致智能教育机器人摔倒从高处掉落,撞击地面后可能会使智能教育机器内部零件损坏,也能导致显示屏破裂,同时也会对地面造成轻微的损害,如果小孩子的脚刚好在掉落的位置,可能会砸上孩子的脚造成淤血肿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我保护的智能教育机器人,以解决智能教育机器人放在桌子上,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碰智能教育机器人,导致智能教育机器人摔倒从高处掉落,撞击地面后可能会使智能教育机器内部零件损坏,也能导致显示屏破裂,同时也会对地面造成轻微的损害,如果小孩子的脚刚好在掉落的位置,可能会砸上孩子的脚造成淤血肿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自我保护的智能教育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显示屏、外扩喇叭、机器人主体、底座,机器人主体的下方设有底座,底座与机器人主体固定连接,机器人主体的顶部与机器人显示屏固定连接,机器人显示屏的两侧均设有外扩喇叭。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底座包括有缓冲伞、基体、挤压板、限位筒,基体内部设有限位筒,限位筒的外壁与基体固定连接,基体内部还设有挤压板,挤压板与基体间隙配合,挤压板还与限位筒活动配合,限位筒的外壁还与缓冲伞固定连接,缓冲伞的顶部与机器人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缓冲伞包括有伞框、伞布、螺母副、丝杆,伞框为圆环状,伞框的内壁与伞布的外圈相连接,伞布的内圈与螺母副的顶部固定连接,螺母副与丝杆活动配合,丝杆的顶部与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相连接,伞框的底部与限位筒的外壁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筒体、滚环、长开口槽、滚环槽,筒体为中空结构,筒体的外壁的四个正等方位设有长开口槽,筒体的顶部四个正等方位设有滚环槽,滚环槽上设有滚环,滚环与滚环槽活动配合。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挤压板包括有压板、环筒、滚珠、顶杆、环筒的四个正等方位均设有压板,压板与环筒固定连接,环筒的顶部四个正等方位设有滚珠,滚珠与环筒活动配合,压板远离环筒的一侧的底部与顶杆固定连接,顶杆与基体间隙配合,压板与长开口槽活动配合。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基体的外壁四个正等方位均设有硅胶脚,基体的顶部外壁四个正等方位均设有出气孔、基体的底部四个正等方位还设有气道,四个气道通过气球连通,基体还设有活动槽。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压板顶部设有气囊,气囊的底部与压板固定连接,气囊的顶部与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气囊的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气囊顶部内壁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气囊的底部内壁相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活动槽与顶杆间隙配合,气囊还与出气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少辉,未经刘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4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